鑄造法的最大意義是大幅降低鑄造時的炮管廢品率,提高火炮質量,特彆鑄造重炮的時候。
這種鑄炮法很先進,最起碼相對於現在是很先進的。
還有就是被吹上天的鐵模鑄炮法!
鐵模技術就本身的硬件並不難搞,鑄鐵的或者鑄鋼的都可以,無非就是個承載容器,起到的作用除了固定炮模外就是散熱作用比較好。
鐵模的好處是方便整合,不像泥模鑄炮那樣必須靠時間來等待自然陰乾,這些條件在這個時代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鐵模的也有缺點,鐵模的散熱太快,所以出來的鐵是白口鐵,以至於火炮質量堪憂。
不過,其優點同樣明顯,就是加快了生產效率,不用像泥模鑄炮那樣等待幾個月的時間,等待泥膜自然陰乾。
但是鑄出來的炮,質量大幅度下降了。
但是,鐵膜鑄炮法,在配合上內膜灌水冷卻法,卻是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鑄炮的程度。
這就是劉易琢磨出來的鑄炮法,不過,他也就是一個理論王者,要說實際操作……
他劉易會十分義正辭嚴的表示,實際操作是工匠該琢磨的事情,我作為上位者隻要統籌全局就好了!
反正他劉易已經把思路拿出來了,再開出賞格,就不信這些工匠做不出來他想要的結果!
劉易交代完這些便離開了東山鐵廠,往昭武軍的新兵營走去。
既然火槍已經做出來了,那接下來的一批新兵,就要將訓練重點從冷兵器作戰,向排隊槍斃轉移了。
……
太原府!
安茂同風塵仆仆的趕到了太原府,負責護送他的昭武軍軍士已經離去。
雖然身體是疲憊的,但安茂同的心中卻是一片火熱。
一進城,安茂同便徑直騎馬往太原府衙趕去。
片刻之後,太原府衙中傳出一陣喧嘩,所有人都震驚莫名。
原本以為剿賊戰敗,沒於陣中的安茂同竟然完好無損的回來了,非但如此,還帶來了叛賊的書信。
府衙大堂上,山西布政使李德安,按察使文瀚博,巡撫唐文傑等高層都在。
安茂同站在大堂中,語氣激昂的慷慨陳詞。
“諸位大人,原平劉氏本良善人家,奈何原平知縣趙德全貪得無厭,夥同原平鄉紳王氏謀奪劉氏家產。”
“劉氏被此二賊子逼反!”
“但是,劉氏父子心懷忠義,感念朝廷恩德,不願在一錯再錯,我聞此言,隻身深入敵營,一陣苦勸,使得劉家父子幡然醒悟,願意歸順朝廷……”
李德安蹙著眉,心中卻是在盤算這什麼。
安茂同在所有人麵前出現之前,就已經單獨見過了他,將此事的利害向他陳述。
說實話,李德安動心了,他也想要這麼一個勸降叛賊的功勞資曆,但這事不好操作啊!
山西按察使文瀚博是個老好人,他是山西那些大晉商推出來的話事人,一般誰也不得罪,他的問題還不用考慮。
但是唐文傑卻是東林黨的人,和他是政敵,被殺死的原平知縣也是東林的人,唐文傑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絕不可能讓他如意!
更重要的是,彆看安茂同說的好聽,他是有勇有謀深入敵營勸降,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戰敗被俘,然後又被放回來的。
這事沒辦法狡辯,因為此次出征圍剿的敗兵,早就回來了,很多人都看在眼中!
李德安感覺一陣為難,將目光看向了文瀚博,他想要辦成此事,少不得要文瀚博的支持。
聽完安茂同的話,唐文傑果然冷哼一聲,站出來說道。
“嗬,當真可笑,安知府真是長了一張巧舌如簧的好嘴,劉氏父子陰謀叛逆,悍然起兵,殺害鄉紳,戕害地方父母官,如何就是心懷忠義了?”
“你安知府某不會是叛離朝廷,和劉氏賊子暗通款曲吧?”
安茂同被說的臉色難看,但也不敢反駁,隻是爭辯道。
“唐大人何出此言,下官對朝廷,對皇爺忠心耿耿,勸降劉氏父子也是一心為公,大人為何要汙蔑下官?!”
唐文傑冷哼一聲,繼續語氣不善的說道。
“安大人戰敗落入敵手,還能安然回來,不是通敵還能是何?”
安茂同正欲爭辯,這種事情可馬虎不得,這是原則問題,一個不好就是要死人的,他可不敢承認!
李德安卻是咳嗽了一下說道。
“好了好了,要我說安大人所言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現在朝廷用兵緊張,抽調不出兵力來,能招安,還是招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