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拋開毛文龍的東江鎮,牽製了建奴的大量兵力不談,袁崇煥也是既不該也不能殺毛文龍的。
毛文龍是什麼人?
是東江鎮總兵,是朝廷任命的總兵啊!
誰特麼給袁崇煥的權力私自殺死一個朝廷的總兵的?
他袁崇煥想做什麼?
造反嗎?
生殺予奪,那是皇帝的權力。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就是在侵占皇帝的權力。
這就是袁崇煥的取死之道!
在袁崇煥殺死毛文龍的瞬間,其實他的命運也就被確定了。
剛剛登基沒多久,還沒有樹立起自己皇帝威望的崇禎對此會怎麼想?
他剛登基就有人敢明目張膽的侵占他皇帝的權力了,此人還是他極為信任的,賜予督撫大權的袁崇煥,這還了得?!
崇禎皇帝是憤怒的,既有權力被侵占的憤怒,也有自己的信任被辜負的憤怒。
兩份憤怒相加,也就確定了袁崇煥的結局!
不殺袁崇煥,他皇帝的權力該如何維護?
要知道,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還隻是崇禎初年,大明朝二百多年的積威尤在。
可不是崇禎末年的年景,隻要手握重兵,彆說殺一個總兵,就算是你宰上一兩個宗室玩,皇帝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崇禎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維護大明朝廷的威儀,袁崇煥必須殺!
現在在崇禎皇帝眼中,劉易所做的事情和袁崇煥所做的事情沒什麼區彆,甚至是更加過分!
劉易是反賊出身,主動上書求撫,崇禎皇帝下令招撫他。
但現在劉易竟然做出了擅自興兵攻伐,並且殺害朝廷總兵的事情,崇禎皇帝感覺自己的信任被辜負了。
更嚴重的是,袁崇煥還隻是擅殺了一個總兵,沒有擅自調動朝廷的軍隊進行攻伐,侵占皇帝全力也僅僅隻是侵占了生殺大權一種。
而劉易呢?
卻是非但不聽朝廷號令,私自調動軍隊和朝廷的官軍相互攻伐,還在戰勝後殺了一個總兵。
這他娘的就不止是侵占皇帝的生殺大權了啊,還侵占了皇帝統禦軍隊的權力。
而軍權,卻是皇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崇禎皇帝究竟會有多憤怒,也就可想而知了!
……
在崇禎皇帝的暴怒下,再加上有滿朝東林的推動。
劉易的事情很快就被定下了論調!
劉易被打成了反賊,要予以剿滅!
夷三族,本人淩遲三千刀處死!
崇禎皇帝現在連山西剿賊的事宜都選擇暫時放在一邊,下令洪承疇調動山西境內的全部衛所,邊軍,督標,練軍等兵馬,進剿代州。
現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的候恂上書請求皇帝調他入山西協助洪承疇剿賊。
崇禎皇帝允了,然後下旨封候恂為山西巡撫,輔助洪承疇進行剿逆事宜。
原山西巡撫唐文傑調任他處!
唐文傑本來就是東林黨人,豈敢和候恂這個東林黨魁首爭奪山西巡撫的位置?
乖乖的接受了朝廷的調令,從山西巡撫調任他處。
一封聖旨自京師而出,過密雲,昌平一帶,直入山西。
……
代州府府衙內,劉易和安茂同相對而坐。
劉易將自己所做的事情講述了一遍,安茂同臉上滿是苦澀,知道自己算是被劉易給坑慘了。
不過他卻也是沒有破空大罵,而是保持了自己一地父母官的威儀。
劉易有些好奇的詢問道,他不明白安茂同為何對他再次造反的事情好像沒用一點的波瀾。
“安大人這麼淡定的嗎?”
安茂同苦笑一聲說道。
“安某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的!原本青岡山兵敗之時,安某就該死的,現在又苟活了這麼長時間,也算是賺了。”
“安大人不考慮投效於我,為我做事嗎?”
劉易開口詢問道。
安茂同臉上的苦澀更多了。
其實要是從劉易這段時間的動作來看,安茂同覺得劉易說不定也是有成事的幾率的。
劉易不僅手上有一支強兵,還兵精甲堅,錢糧充足,還在賑濟百姓,建設地方,恢複生產。
這和那些隻知道破壞,而不知道生產的流寇不同。
那些流寇是成不了事的,就算是大明滅亡,那些不事生產,沒有固定基本盤的流寇也隻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事實上曆史也確實如同安茂同所預料的那般,流寇把大明各折騰沒了,但最終卻是卻是便宜了異族。
李自成浩浩蕩蕩的百萬大軍,幾月之間灰飛煙滅!
這就是沒有基本盤的下場,一次兵敗,便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