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昭武軍的諸多將領們紛紛腦洞大開,各抒己見,商討著可行的作戰方案。
所有人心中都明了,死守城肯定是守不住的。
劉易聽著昭武軍的諸多將領們議論,心中也是在思慮著各種作戰方案的可行性。
忽然,劉易一拍桌子說道。
“不守城!”
“我軍不守城,直接和洪承疇打野戰,正麵擊潰洪承疇的大軍,一舉鎖定勝局!”
劉易此言稱得上的是石破天驚!
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一道道驚訝不解的目光看向了劉易。
劉易環視一眼四周,開口解釋道。
“我軍不守城,守城是守不住的,乾脆和洪老賊野戰,你們想不到,洪承疇洪老賊也想到。”
“我們可以設定最適合我昭武軍作戰的戰場,發揮出我軍的優勢來,正麵擊潰洪老賊。”
劉易說著,手指指向了輿圖上忻州城北的一處峽穀。
開口解說道。
“這裡的地形適合我昭武軍作戰,並且從這裡隻要翻過一座山就是原平。”
“到時候在後麵安排一隻接應的兵馬,就算是我軍不幸戰敗了,也可以從容收攏兵力,退回原平。”
“有地形做掩護,不用擔心會發生一敗不可收拾的事情!”
劉易十分自信的說道。
諸將都將目光看向了劉易手指的地方,看著那地方的地形,眾人皆是恍然。
心中略一思索,便知道劉易所說沒有問題!
忻州城北的那座峽穀名為老樹峽。
峽穀入口處地形狹窄,僅僅能夠容納幾十人通過,然後一點點放寬,到峽穀最後麵地形再次收窄。
這也是為什麼劉易要選擇這裡當做戰場的原因。
隻要昭武軍能夠守住峽穀出口,那大軍即使是戰敗了,也能從容撤離,而不擔心被銜尾追殺。
忻州城的防務本就殘破,即使劉易接手之後已經儘力整頓,忻州依舊不能算是什麼堅城。
更加重要的是,死守忻州是沒有退路了,忻州城外是一馬平川,萬一被圍在忻州了,想跑都跑不掉。
出城就會正麵撞上敵人的騎兵。
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死守城池那就是在給自己挖墳墓。
而現在昭武軍幾乎全部的戰兵都在劉易手上,他到哪裡找援兵?
如果死守忻州城,到最後,隻能是無力的看著洪承疇從容調集各路大軍,圍剿忻州城,直到自己完全覆滅。
而在老樹峽迎戰洪承疇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通過老樹峽,翻過一座名為青條嶺的山崗,便是原平。
雖然地形難走了一點,但步兵通過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地形還正好能夠阻擋追兵的騎兵。
隻要敵人沒有騎兵追上來,就不渝會發生一潰千裡的事情了!
劉易和昭武軍諸多將領定計,一聲令下昭武軍開始撤離忻州城。
然後,一把火將整個忻州城點燃,大火熊熊燃燒,熱浪撲麵而來。
現在忻州城四周的百姓都已經被撤走了,但留著一座忻州城還可能被洪承疇利用當做大軍營地。
所以,劉易一把火把忻州城給點燃了。
昭武軍退入老樹峽,開始布置陣地,安置火炮,挖陷馬坑等。
除此之外,劉易還派出一隊人馬上青條嶺開路。
不求他們能夠開出多好的路來,隻希望昭武軍萬一不敵,撤退之時,能夠輕鬆一些。
開路的人順著山民獵人踩出來的羊腸小道給大軍開路,清理路邊的野草灌木,將路麵上的坑窪填平。
……
就在昭武軍全力備戰的時候,洪承疇率軍離開陽曲,往忻州進發。
一路上的地形,算是讓洪承疇吃足了苦頭。
雖然他知道山西地形崎嶇,但也沒想到能崎嶇成這樣,大軍行進起來簡直要了老命了。
之前的一段行軍有水路便利還好說,大軍不用被糧草輜重拖累。
但現在沒有水路便利了,大軍拉著糧草輜重,速度實在是快不起來。
一天下來,大軍行進了不足四十裡,這還是在走官道的情況下,可想而知山西的地形有多叫人蛋疼。
直到四天後,洪承疇率領的征剿大軍才抵達忻州城外。
看著被燒成一片白地的忻州城,所有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洪承疇下令道。
“原地紮營,明日繼續行軍!”
隻是,他的命令才剛剛下達,就見遠處奔來一名斥候。
“報!”
“報督師,忻州城北五裡處老樹峽發現賊軍蹤跡!”
洪承疇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忻州城北的方向,一雙眼睛裡閃爍著精光,隻是他還沒來得及下令,就見遠處揚起一大股煙塵。
一直騎兵直接向著大軍所在奔殺而來!
“殺!”
博達爾一馬當先,率領昭武軍的騎兵直直的撲向了忻州城外的官軍。
洪承疇臉上閃過一絲驚慌,大聲下令道。
“整隊,整隊,騎兵迎擊!”
朝廷官軍長途跋涉抵達忻州城下,現在正是體力消耗嚴重的時候,若是被敵人的騎兵直衝大陣,後果不堪設想。
邊軍的騎兵馬隊接到了命令,他們也開始動了起來,數百騎脫陣而出迎向了昭武軍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