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也就越發不被重視了!
在加上旅順僅是個莞爾小城,因此與遼西方向的寧遠大戰、鬆錦會戰相比,遼東戰場上旅順爭奪的過程談不上太激烈。明
清史料對此的記載都相對簡略。如《明史》在崇禎本紀僅記載為“六年秋七月甲辰,建奴取旅順,總兵官黃龍死之。”
而《清史稿》在皇太極的本紀中對此的記載為“己卯,貝勒嶽讬、德格類率右翼楞額禮、葉臣,左翼伊爾登、昂阿喇及石廷柱、孔有德、耿仲明將兵取明旅順口,後儘屠城內抵抗之兵民!”
隻是,雖然旅順的爭奪不算太激烈,但其意義卻是不下於寧遠大戰,鬆錦大戰等大型戰役。
因為旅順是明軍在遼東半島上,插在建奴後背的最後一根釘子了。
旅順沒了之後,沒有陸地基地的呼應,皮島的牽製作用大大降低。
而後剩下的皮島明軍,尚可喜迅速投清,數年皮島後被徹底瓦解瓦解。
旅順之戰之後,為建奴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進攻遼西的寧遠,錦州,鬆山防線。
所以說,大明朝堂上的那一群大臣,是真的連豬都不如!
建奴能夠意識到旅順對他們威脅,大明朝堂上的一群人卻是完全意識不到,坐看旅順陷落。
曆史上,這時候的明軍確實是在山西和流寇打生打死,但是陸地上無法調兵,水師呢?
大明的水師都他娘的擺設嗎?
就算是福建的鄭芝龍指揮不動,那天津水師,廣東水師,長江水師都他娘的是擺設嗎?
但凡他們能夠給旅順一點支援,旅順也不會被建奴輕而易舉的給拿下!
……
此時的旅順城外,黑壓壓的八旗大軍擺開了陣勢,準備撲向旅順城。
紅的,藍的,黃的,白的,各色旗幟高高飄揚,身穿各色棉甲的八旗兵列陣而立。
這些剛剛從深山野林裡殺出的野蠻人野蠻而彪悍,無比的自信,他們在遼東戰無不勝,打的明軍根本就不敢跟他們野戰。
號稱滿萬不可敵!
一座小小的旅順城,豈會被他們放在眼裡。
剩下的漢軍旗,蒙軍旗的八旗兵也是傲然而立,他們確實打不過滿萬不可敵的主子爺,但麵對明軍時,他們卻是相當的自信。
此次領兵的是嶽讬、德格類,楞額禮、葉臣,伊爾登、昂阿喇及石廷柱、孔有德、耿仲明等人。
統帥滿漢大軍三萬,殺奔旅順口。
其中,滿八旗兵力為三千,其餘皆是漢軍旗,以及隨軍的包衣阿哈。
這樣的一隻兵力,要取旅順口實在是再簡單不過。
嶽托眯著眼睛,望著旅順的南北二城,心中滿是複仇的火焰。
他的弟弟死在了關內,死在了漢人手上,他要報仇!
雖然因為大汗定下的戰略,今年沒有要入關的打算,但旅順的漢人也是漢人。
他要屠掉旅順城,為他弟弟報仇!
嶽托轉頭對著剛剛投過來的孔有德說道。
“恭順王,你率兵打先鋒!”
嶽托隻是一個貝子,但他是大汗皇太極的兄長代善的長子,還是滿洲人。
孔有德身為降將,就算是被封為王爺也是不敢在嶽托麵前擺譜的。
拱拱手說道。
“諾!末將遵令!”
此舉也正中孔有德下懷,他剛剛投過來,雖然因為給建奴帶來了火炮和鑄炮工匠,而被封為恭順王。
但其在後金整個體係中,地位並不高。
正好此戰可以當做他的投名狀!
孔有德安排布置炮兵陣地,一門門紅衣大炮被擺在了戰場上,剃著金錢鼠尾的炮手們,熟練的裝填瞄準,準備點火。
其部下步兵穿著棉甲,列陣殺向了旅順城,喊殺聲震天。
此戰旅順的守將是總兵官黃龍,黃龍甲胄在身,手中提著長刀,目光炯炯的盯著城外的建奴大軍。
看著一部建奴向旅順城殺來,其眼眸深處閃爍著洶洶戰意。
隻不過,城頭的普通守軍卻是慌亂不止。
實在是因為建奴的名聲太嚇人了,麵對建奴的攻城,即使是漢軍旗的假奴而不是真奴,他們也害怕啊。
滿萬不可敵啊!
破城之後每每屠城,男女老幼一個不留啊!
整個遼東原來幾百萬漢人,現在還剩多少?
還有原來的一個零頭嗎?
全部都倒在了建奴的屠刀下,誰能不害怕?
開原,鐵嶺,遼陽,沈陽……
一座座堅城,一座座繁花似錦的城市,都在建奴的屠刀下哀嚎,化作了一片白地。
誰能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