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一言不合就要殺人的架勢!
並且,即使是在室內,汪喬年身後也打著王命旗牌,一雙虎目怒視著尤世祿。
尤世祿嘴角抽了抽,開口還想要推脫。
“可是總督大人,一但抽調邊軍南下,九邊重鎮該如何是好?”
“萬一蒙古人借機入寇,後果不堪設想啊!”
汪喬年卻是語氣生硬的說道。
“本督不管你這些,現在立刻馬上,抽調邊軍隨本督南下剿賊!”
“蒙古人入寇又能如何,最多也就搶些東西就會退出關外,而流寇是準備攻取西安的,西安丟失,本督將會自裁以謝陛下,但本督在自裁之前,一定繞不了你!”
汪喬年說話間,手中的尚方寶劍拔出了半截。
尤世祿最終還是服軟了,聽從了汪喬年的調令,調動了固原鎮邊軍近兩萬南下。
其中步兵一萬七,邊軍精騎三千!
並且還攜帶了數十門邊軍的城防重炮,用於剿賊所用。
邊軍加督標一共小三萬兵馬,所過之處調衛所,團練均隨軍而行,大軍行至銅川一代,兵馬規模已經達到了十三萬多。
連帶隨軍的民夫,人數規模逼近二十萬。
汪喬年對外號稱統兵五十萬,準備和正在攻取西安的流寇大軍一戰。
……
正在驅使流民蟻附攻城的高迎祥接到了斥候的回報。
“啟稟闖王,我軍五十裡外,發現大股官軍!”
高迎祥神色變得鄭重了起來,下令正在猛攻西安東城的大軍停歇,收兵回營,開口說道。
“再探,本王要知道是何人領兵,有多少官軍來犯!”
斥候領命而去。
正在攻城的流民如同潮水般退下,流寇大軍開始準備迎擊殺來的明軍。
高迎祥召集諸多流寇的首腦人物到他的帳中,準備商討戰略。
就在眾多大寇商討之際,前去打探情況的哨探回來了。
“啟奏闖王,啟奏各位掌盤子,官軍領兵的是陝西總督汪喬年,大軍實際二十萬,號稱五十萬大軍殺來。”
高迎祥眉頭一蹙,冷哼一聲說道。
“這個汪喬年當真是不知好歹,真當本王解決不掉他嗎?連續騷擾了本王大軍數次,本王都大度不曾追擊,現在竟然還敢來犯!”
張獻忠也是開口說道。
“闖王您下令吧,額帶人去滅了狗日的汪喬年。”
馬守應卻是有些慫的說道。
“不可冒進,不可冒進,我大軍隻要紮好營盤,等待官軍殺來就是。”
“等官軍久攻我軍營壘不克,必然疲敝,我軍再趁機殺出,定可取得大勝!”
革裡眼卻站出來反對道。
“老回回,你這龜縮不出,豈不是折了我義軍的銳氣嗎?顯得好像我義軍怕了狗官兵似的!”
賀一龍卻是表示讚同。
“我倒是覺得老回回說的沒錯。”
“……”
眾多流寇各抒己見,吵吵嚷嚷的。
彆看現在流寇大軍好似特彆的強大,數十萬人馬浩浩蕩蕩的。
但其真正算是精銳的兵馬,也就各部的老本營,一共也就不到五萬的人馬。
並且這不到五萬人還分屬於各大寇,不都是高迎祥的兵馬,彆看現在都聽高迎祥的,但是到了關鍵時刻,那可就不一定了。
人心不齊就是他們最大的問題!
說不定戰事稍有挫折,數十萬流寇大軍瞬息間分崩離析,雨打風吹去!
就在流寇們正在爭吵如何應對殺來的官軍之際,汪喬年也開始召集明軍諸將議事。
“流寇大軍就在眼前,諸將,到了你們拚死一戰的時候了!”
“封妻蔭子就在眼前!”
“此戰,但有不遵號令者斬!擅自撤退者斬!破壞軍紀者斬!偷奸耍滑者斬!”
汪喬年連說出四個斬字,語氣中殺氣騰騰。
諸將無不凜然,紛紛表示領命。
“請督師吩咐如何戰!”
尤世祿最先出來說道。
此戰絕對主力的兩萬邊軍都是他的兵馬,他在大軍中的話語權是除去汪喬年之外最高的。
“堂堂之陣破敵便是!彆看流寇數十萬人馬,但其真正的敢戰的精兵也就不到五萬的老本賊,我大明官軍堂堂之陣定可勝之!”
“野戰大勝之後,我軍同西安守軍內外策應,定要將流寇儘可能的殲滅在西安城下!”
汪喬年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