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算是修葺了,也防不住人,還修啥呀,還不如集中資源去營建幾座重要隘口。
這也是為什麼明長城能一直保留到後世,而沒有垮塌損害的不成樣子的原因!
但是,現在的關牆外卻是一個牧民的人影都沒有了。
建奴攻打林丹汗一戰,林丹汗戰敗,被迫西遷,幾乎帶走了長城沿線所有的蒙古人。
直接導致了現在的長城外荒涼一片!
隻是,就在劉易望著關外的方向,思索著戰略之時,一個哨騎奔到了劉易麵前,大聲說道。
“大將軍,長城外三十裡,發現蒙古人蹤跡!”
劉易神色一沉,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開口詢問道。
“有多少人馬?統兵者誰?”
哨騎開口說道。
“回稟大將軍,蒙古人來了萬餘騎兵,皆是一人雙馬,還有小三萬步軍,好像都是漢人奴隸……”
劉易的臉色一沉,驅趕奴隸為先鋒攻城,正是關外韃虜最常用的手段。
用奴隸的生命去填平城池,然後韃虜就能破關肆意劫掠了。
反正奴隸的生命不值錢,死了再抓就是!
但這卻使得劉易異常憤怒,心中殺意翻騰。
忽然,劉易想到了林丹汗入關,帶著大批漢人奴隸的其他原因。
一是蒙古人不善攻城,驅趕漢人奴隸攻城,用這些漢人的生命去填平城池。
二是現在的林丹汗所部缺糧食,死上一些奴隸,正好緩解一下部落的糧荒。
反正他們沒把漢人的命當回事!
不就是漢奴嗎?入關了還不是想抓多少就抓多少?
曆史上建奴每次入關,不都是擄掠數十萬口而歸嗎?
劉易還有一個更令人心驚的猜測。
那就是,林丹汗所部帶著這些漢人奴隸,是為了應急的。
真要是沒糧食,戰馬他們舍不得殺,但這些奴隸不就是現成的肉食嗎?
畢竟老祖宗都說過,胡虜,蠻夷也,率獸食人者也!
這些胡虜又不是沒這麼乾過!
說遠的,五胡亂華時候。
胡人軍隊隨軍攜帶漢人民夫,餓了就殺人為食,稱之為兩腳羊!
就說近的,就是十幾年後的新會之戰!
晉王李定國引兵攻新會,清兵守之,斷糧,殺人為食,終不可破!
新會解圍之後,城中人口不足一半,城內將近半數人口被清軍吃儘!
這不就是滿清韃虜乾出來的事情嗎?
劉易敢保證,林丹汗絕對有這方麵的想法。
哨騎又開口說道。
“我方偵騎在蒙古人陣中發現了蒼狼尾蘇魯錠大纛!統兵者應當是林丹汗!”
劉易摸著下巴,他猜到果然沒錯。
這次蒙古人入寇,是林丹汗親自帶兵的。
蒼狼尾蘇魯錠大纛,那是蒙古大汗親征所用的大纛,所到之處必然是血雨腥風一片。
象征著無儘的殺戮和血腥!也象征著蒙古大汗的權柄!
林丹汗是黃金家族的正統傳人,對他來說,儀仗是絕不能亂用的。
因為這涉及到了黃金家族的尊嚴!
草原上誰都有可能對此不以為意,但林丹汗絕不在這其中。
所以說,隻要蒼狼尾蘇魯錠大纛出現,那麼林丹汗也絕對就在軍中!
這也附和劉易的猜測。
林丹汗是怎麼死的?
染天花而死!
曆史上多鐸等一大票滿清宗室大將,都是死在天花上了。
他們是怎麼染上天花的?
這些人出身在苦寒的關外,適應不了關內的氣候,尤其是領兵征戰時,身體疲累傷病,很容易就會出天花。
而天花在這個時代是不治之症,得上了,能不能痊愈活下去,完全看命!
嗯,很顯然這些人運氣都不怎麼樣!
最後都死了!
或許是就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他們造下的無邊殺孽,所以收了他們吧!
林丹汗估計也是這樣,他親自帶兵入關劫掠,然後倒黴的在關內染上了天花,第二年人就死了。
不過如果僅僅隻是因為一個染上天花,劉易是無法判斷出此戰是林丹汗領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