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些婦孺老弱,哭喊不斷,聲嘶力竭扶老攜幼,一路上不斷的有人倒地。
哭嚎,慘叫聲不斷,一但有人停下,蒙古人便是縱馬過去,彎刀砍過。
屍體和鮮血嚇的四周的老弱婦孺們尖叫不斷,心中滿是恐懼,黑黢黢看不清麵容的臉上,也滿是悲戚。
蒙古人縱馬奔馳,這些漢人被驅趕著向雙方交戰的前線殺來。
劉易用望遠鏡看到了如此的一幕,瞬間,他的心中就被怒火給填滿了。
手掌緊握成拳,額頭青筋暴起。
現在他就算是再遲鈍,也看出林丹汗的打算了。
林丹汗這是準備用漢人的鮮血,來擊敗自己這個漢人啊!
憤怒!
無比的憤怒!
那種想要殺林丹汗全家的憤怒!
如果是戰場上正麵交鋒,死的都是士兵,而不去牽連平民。
劉易也不會這般憤怒,但林丹汗的手段,真的是把他給惡心壞了。
驅逐對方的平民去炮灰,這他娘的算什麼?
劉易現在是真心被惡心壞了,心中的殺意前所未有的熾盛。
除去自己被刺殺的那一次之外,他心中的殺意,就再也沒有這般強盛的了!
“傳令全軍,此戰不要俘虜!”
“本將軍要拿韃子的人頭鑄京觀!”
“活捉林丹汗,淩遲處死!”
本來劉易還準備此戰收攏一些蒙古人戰俘,編入昭武軍的騎兵的。
畢竟蒙古人的騎射本領在哪裡擺著呢!
隻要稍加訓練,在裝備上甲胄兵器,戰鬥力絕對不會比建奴差。
他劉易是後世穿越過來的,從小都被灌輸要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思想。
彆說是對蒙古人了,就算是對建奴,其實他也沒有多麼大的恨意。
雖然不至於直接拿蒙古人和漢人一樣當自己人,那他也是把蒙古人算是在同胞的範疇內的。
穿越過來之後,他劉易之所以要造反起兵,最多還是為了在明末的亂世中保全自己以及家人。
以及實現他內心中的野望!
讓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之巔,威壓世界,讓中國人一直保持天朝上國的心態,和天朝子民的驕傲。
讓中國永遠偉大!
讓“洋大人”這個詞永遠也不要出現!
讓他自己名留青史,名字被永遠銘記!
他雖然厭惡建奴,但要說真就有多麼的恨,其實也不儘然。
但現在,劉易卻是不那麼想了。
可去他媽的吧!
蠻夷就是蠻夷,還是全部都去死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隻有死掉的蠻夷才是好蠻夷!
此戰他不要俘虜!
不是因為彆的,就因為林丹汗驅趕漢人做炮灰,來蹚他劉易的大軍。
這不能忍!
林丹汗必須死!
此戰參戰的蒙古人,一個也不能留!
昭武軍接到了軍令,士氣沸騰鼎盛,所有人大步向前。
火槍兵裝填彈藥,準備齊射,一枚枚火箭彈,震天雷被搬了出來,並且隨時準備投放出去。
一門門野戰小炮也是被拉到了陣前!
這些小炮重量輕,能夠隨軍攜帶,就算是在山西這樣的地形,也能夠隨大軍行軍,為大軍基本的火力保障。
但也有其缺陷,那便是隻能打霰彈,射程還比較近。
但用來打步兵也是沒有問題的!
基本上就是一掃一大片了!
更彆說,此戰被蒙古人驅趕在前麵的漢人,可是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的,就更彆說盔甲了。
他們連武器都隻是木棒和石頭……
畢竟蒙古人自己的武備都爛的一批,怎麼可能給炮灰裝備什麼好東西?
至於說昭武軍用火槍火炮打漢人,打自己的同胞,會不會心中內疚?
內疚肯定是有的,但在勝利麵前,會被包括劉易在內的所有人統統無視掉!
不如此,他們還能如何?
難不成放那些被蒙古人驅趕的漢人過來,衝亂自己的軍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