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明末草頭王第二百一十章跨過長城者皆斬屠殺!
這就是屠殺!
赤裸裸的屠殺!
但這就是這個時代戰爭的殘酷之處!
戰敗者滿是沒有活著的資格的。
更彆說是這些驅趕平民上戰場當炮灰的畜生了!
劉易絕不會放過這其中任何一個人。
這是劉易對所有人的警告,誰他娘的敢用這種手段來惡心老子,老子殺入的時候可不會留情。
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馬兒低頭哀鳴,舌頭舔舐著失去溫度的主人。
血腥味衝鼻!
昭武軍已經開始打掃戰場了,他們將自己袍澤的屍體找尋出來,擺放在一起,還專門有人為戰死袍澤整理儀容。
若是能找到僥幸存活的重傷員,則會發出一聲聲激動興奮的高呼。
在昭武軍這邊,不管傷員傷的有多重,都會被妥善醫治。
隻要傷員還有一口氣,就不會被拋棄。
而蒙古人的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屍體會被一個個梟首,準備用來鑄京觀。
如果有人僥幸未死,下場更慘,求饒也沒有用,會被十分果斷的補刀梟首。
劉易的臉色沉著,不多時,就有人來向他彙報戰果。
“大將軍,此戰韃子大汗林丹汗被陣斬,斬首韃子一萬二千餘。”
“繳獲戰馬七千匹,拯救百姓五萬四千餘人,繳獲金銀錢財,糧食,藥草,鐵器等,價值共三十萬兩……”
“我軍傷亡三千餘,戰死一千七百餘,受傷一千四百餘。”
劉易聽完了戰果和傷亡,眼睛眯了眯說道。
“除去林丹汗將林丹汗的人頭用石灰醃製起來之外,剩下的全部鑄京觀吧!”
“就鑄在長城以外,待會兒京觀題詞我親自寫!”
林丹汗的人頭他另有他用,不過其餘人的首級也就無所謂了。
全部鑄了京觀,正好震懾一下關外的韃虜。
他倒要看看,此事過後,還有誰敢再輕易入關!
包括建奴在內!
劉易就不相信建奴看到著座一萬餘韃虜人頭組成的京觀,心裡能不犯嘀咕!
……
太原城!
軍政府的大堂上,劉老爺一身錦袍,神態悠閒,手中端著一杯香茗,富態的臉上滿是悠閒之色。
在劉老爺對麵,坐著的是一個一個穿著大明朝官袍的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麵容清臒,容貌俊雅脫俗,但神態看起來卻是相當的威嚴。
“本官孫傳庭,代表朝廷而來,於汝父子相談招安之事!”
孫傳庭,大明朝的最後以為國之棟梁。
被後世評價為“傳庭死而明亡”,其在明末的曆史地位可見而知。
孫傳庭,山西代州人士,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初授永城知縣。
天啟初年進入北京任職,為吏部驗封主事,再升至稽勳郎中,兩年後因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
沒錯,孫傳庭就是代州人。
在昭武軍起兵之前,他一直在代州隱居,知道昭武軍騎兵,流寇來襲,他才搬離了代州,入了京城。
此次崇禎皇帝想要先用招安穩住劉易,就將孫傳庭這個山西人派做了使者。
劉老爺表情並沒有多大的變化,隻是微微頷首。
現在昭武軍有現在如此大的聲勢,他什麼大場麵沒見過,大明朝的一個文官而已,不至於叫他失態。
甚至是,劉老爺現在心中對大明朝還有多少的敬畏,那也是一個未知數了!
自己兒子多猛啊!
起兵一年多,打滅了大明朝廷小二十萬兵馬,整個山西現在都是他劉家的囊中之物,劉老爺現在的心也是野了。
劉老爺微微頷首,嗯了一聲,渾不在意的說道。
“不知孫大人來我太原何意?”
孫傳庭臉色有點黑,他從眼前這個反賊身上,是一點也感受不到對朝廷的尊敬。
孫傳庭收住心中的不滿,眉頭微蹙的開口說道。
“朝廷念在你劉家心懷忠義,尚且良心未泯,雖起兵叛亂,但也是被逼無奈,陛下憐之愛之,特下恩旨,準許招撫你劉家。”
“倘若你劉家接受朝廷招撫,入京謝恩,到時候高官厚祿可享,公侯百代,榮華富貴,與國同休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