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們一行人便繼續向太原行進。
直到他們一行人抵達了太原城外的渡口。
看著渡口上人來人往的景象,以及沿河兩岸停留著的密密麻麻的船隻。
這些船隻都是等著檢查過關的。
杜文亮倒抽了一口冷氣,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他娘的得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們啊!”
說歸說,可他也沒什麼辦法。
最近北直隸戰局緊張,昭武軍在太原這邊大量的收購各種戰備物資。
並且是大幅度溢價,不限量的收購。
自然來太原做生意的人就比較多了!
也就有了眼下船隻鋪滿整個河麵,渡口碼頭人山人海的盛況。
杜文亮見狀,也不留在船上等,而是帶著幾個隨從,下了船,準備進太原城去遊玩一番。
太原城作為九邊要塞之一,又是整個山西的首府,即使比不上南京,揚州等大城,也是十分繁華的。
杜文亮帶著隨從到了太原城外,隻見太原城青灰色的城牆,給人一種曆史的厚重感。
城牆高達十數丈,牆垛密密麻麻。
城牆上,齊刷刷一排黑黝黝的炮口,給人莫大的壓迫感。
“東……東家,這得多少門大炮啊?”
杜文亮的貼身小廝,望著太原城城頭密密麻麻的大炮炮口,有些結巴的說道。
杜文亮也是震驚不已,心中驚歎怎麼這麼多炮。
怪不得昭武軍被人說是火器犀利,光是看著太原城的城防炮,說一句火器犀利那是絲毫不為過!
見杜文亮和他身邊的小廝一副沒見識的樣子,一旁一個衣著普通的中年漢子,麵露驕傲之色的說道。
“嘿嘿,幾位是外地來的吧?”
從言語上看,這個中年漢子應當是太原本地人。
杜文亮聞言,當即點頭說道。
“老哥眼力非凡,小弟佩服,不知道老哥如何看出來的?”
杜文亮是商人,深知和氣生財的道理。
所以,即使這個中年漢子衣著普通,他說話也很是客氣。
中年男人笑容依舊,指了指城頭的城防炮,開口說道。
“這太原城啊,東西南北四門,軍政府總共布置有大小火炮三百七十餘門。”
“當年官府往城頭運送火炮時,很多太原城百姓都在圍觀看熱鬨數數,這太原城共有大炮三百七十餘門,在太原本地可不算什麼秘密,隨便一打聽就能知道。”
“二位竟然不知道城防炮有多少,應該就是外地人沒錯了!”
杜文亮點點頭,卻是倒抽了一口冷氣。
三百七十門火炮……
這個數字有些嚇到他了。
這些年行商天下,南京,北京,揚州等大城市都是到過的。
他也不是沒見過大炮,但是這麼多的大炮,他還真就沒見過!
杜文亮一臉驚歎,隻是一旁的中年漢子卻是繼續開口說道。
“這才哪到哪,要說炮多,還得到大同去看看!”
自從大同鎮落入昭武軍手中,劉易對大同鎮的經營是不遺餘力的。
除去恢複大同城防之外,就是給大同鎮撥去了數百門城防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