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府求賢若渴,本將軍身邊也急缺一批辦事官員,諸位賢達家中若有子弟飽讀詩書,通曉經義,有一技之長者,均可送來,本將軍選而用之!”
給他們的子弟一個當官的機會,就是劉易給他們的甜棗了。
這些士紳聞言,都是激動無比,紛紛跪在劉易麵前說道。
“大將軍垂憐大同百姓,我等甚是敬佩,願將家中子弟送至大將軍帳前,供大將軍驅馳。”
對他們來說,沒什麼比當官更重要的了。
以往他們還能夠通過科舉當官,但現在大同在昭武軍手上,昭武軍占據地方時間也不算短了,但卻一直沒有放出科舉選官的風聲。
這就讓這些士紳感覺很納悶了!
他們就想揪著劉易的脖領子問問,你特麼不用官員幫你治理地方的嗎?
可惜他們不敢……
原本大同士紳們還指望著大明朝能夠收複山西,他們就能夠繼續開開心心的參加科舉了。
可誰能想到,大明朝特麼沒了,被建奴給滅了。
雖然劉易扶立崇德皇帝登基,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那就是一個傀儡。
大同士紳就更加感覺科舉距離他們遙遙無期了!
不能科舉當官,他們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索然無味了起來……再加上現在,整個北方唯一能打敗建奴的也隻有昭武軍一家,給昭武軍當官絕對是一件前途遠大的事情。
甚至是混一個新朝的從龍之功!
但是,劉易就是不開科舉,他們就更加難受了!
現在劉易為他們當官開了一條小縫,雖然隻是一條,但也足夠讓他們為之激動了!
這說明,劉易還是需要讀書人來為他治理地方。
他們還是有指望能當官的!
就算是昭武軍暫時不開科舉選官,那也是遲早的事情。
劉易見此,知道大同新政的事情應該是沒問題了,這些大同士紳為了搏得自己的歡心,絕對會把事情辦的漂漂亮亮的。
因為他們知道,隻有自己高興了,他們的子弟才能做官……
說實話,對於選官的事情,劉易也是十分重視的。
因為昭武軍現在真的很缺官員!
雖然昭武軍自己也在培養讀書人,培養辦事吏員,但明顯不夠用。
但是,劉易暫時還真沒有開科舉的想法。
因為他想要的科舉,絕對不是考四書五經八股文章的科舉。
就算是開科舉,也是要先將科舉大刀闊斧的改革,改完之後再說。
不可否認,科舉絕對是目前為止這個世界上最先進,最公平的官員選拔機製,沒有之一!
在這個世界上其他國家,還在搞貴族世襲的那一套的時候,中國的科舉製絕對是一枝獨秀。
畢竟如果貴族世襲的話,官位是可以遺傳的,整個國家當官的永遠都是那一批人以及他們的後人。
下麵看不到上升的希望,中國人可不是歐美那群,在上帝的調教下,變的隻會忍耐的農奴們。
中國人是會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然後把天給捅個窟窿,把九天雲端上的人掀翻,踩進泥土裡的。
但科舉選官的話,雖然官員子弟有一定的資源優勢,但學識是不可以遺傳的。
如此一來,下麵人也能有上升的空間!
這樣一來就避免了階層壟斷,讓下麵的人有了上升階梯,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了社會矛盾。
科舉,說白了就是考試選官,這樣的機製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