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便是寶豐,南召,方城等地,除去在寶豐遭遇了十分輕微的抵抗之外,其餘地方都是不戰而下。
由於河南已經被羅汝才給肆虐過一遍了,地主士紳的力量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那些地主士紳,雖然對昭武軍的新政感到不滿,感覺自己的利益受損,但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麵對來勢洶洶的兩萬昭武軍馬隊,他們不想死,隻能選擇妥協。
還有就是,建奴在山西磕的頭破血流之後,便不再進攻山西,而是調兵南下,開始猛攻山東。
所過之處,無人能擋。
但凡稍有抵抗,破城之後便是滿城皆屠。
即使是不抵抗,破城之後,建奴也是縱兵大掠全城。
河南的這些人都被嚇到了!
都在擔憂,萬一建奴殺入河南怎麼辦?
他們豈不是要遭殃嗎?
尤其是那些士紳富戶們,普通老百姓還好,他們窮的隻剩下一條命了,實在沒什麼好被搶的。
但這些地主士紳可不是啊!
他們一個個富得流油。
萬一凶殘貪婪的建奴來了,看到他們偌大的家業,豈能不眼紅?
就在他們無比擔憂的時候。
連續兩次大敗建奴的昭武軍閃亮登場,從山西一路南下,進入了河南境內。
這些人一看,得,不用擔心了,救星來了……
為了不被建奴禍禍,這些人十分明智的選擇投降了昭武軍。
最起碼目前來看,昭武軍辦事還是比較講究的,最起碼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一隻軍隊都講究。
那叫一個軍紀森嚴,軍法如山。
隻要把該給的買命錢給到位,從來沒有出現過屠城或是劫掠的事情。
……
“報大將軍!前方二十裡就是嵩山。”
在昭武軍的前鋒已經快要抵達南陽之際,劉易統帥的大部隊才剛剛行至嵩山。
前鋒兩萬兵馬都是騎兵,行軍速度自然很快。
劉易帶著的主力兵馬卻都是步兵,隨軍的還有小三百門大炮,以及配套的火藥炮彈等。
速度自然快不了!
劉易騎在馬背上,望著嵩山的方向,手中的馬鞭揚了揚說道。
“通知大家加快點行軍速度,今夜我軍在嵩山腳下紮營。”
要說嵩山最有名的地方,當然要屬嵩山少林寺了。
劉易穿越之前,從小可沒少聽說少林功夫的大名。
來都來了,他人都到嵩山了,自然是想要去順道參觀參觀的。
大軍一路行來,望著河南大片大片拋荒的良田,劉易心中是很心疼的。
要是這些田地都被利用起來,產出的糧食能夠養活多少人啊!
當天夜裡,昭武軍大軍便在嵩山腳下駐紮了下來。
劉易出營巡視了一圈嵩山周圍,發現嵩山四周的百姓生活狀態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
不過想想也就明白了,少林寺的大和尚們多少都是要臉的。
或者說,出家人慈悲為懷,出於佛祖的麵子需要,他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批的饑民在少林寺門口餓死不是。
所以,少林寺長期在寺廟門口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