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隻是天剛亮,劉易便率軍開拔,離開了登封境內,一路繼續南下。
所過之處,都是早已歸降了昭武軍的州縣。
州縣官員表現的相當懂事,大軍所過之處,早早的就準備好了食物和熱水。
各地士紳大戶也是有力出力,有糧出糧。
為了爭取在劉易麵前留一個好印象,他們表現出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熱情!
劉易騎著馬,在大軍前後巡視,馬璟良跟在他的身旁。
劉易對著馬璟良說道。
“軍政府本就麵臨很嚴重的糧食問題,現在大軍南下河南,拿下大片的土地,治下百姓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大軍所要麵臨的糧食問題隻會越來越嚴重!”
“本將軍在拿下南陽之後,會出兵湖廣,湖廣是產糧地,應該能弄到不少的糧食。”
“但是,河南也不能坐著等,也要做出些努力來。”
“大片大片的良田拋荒,本將軍看了是心疼的不行,既然現在要你做這個河南巡撫。”
“那你就要將河南的事情給擔起來,利用好手頭上的一切,迅速恢複民生。”
“現在正是初夏,若是動作及時,或許還能趕得上種一茬糧食。”
“就算是趕不上再種一茬糧食了,那組織災民開荒耕田,平整土地,修繕水利設立,也是應該的事情。”
“為明年的複耕做好準備工作!”
“還有就是,你要全力配合好軍務部那邊,做好防線營造工作,把河南打造成一個鐵桶。”
“本將軍有預感,羅汝才在臨清那邊擋不住建奴南下的步伐,到時候為了不讓建奴一口氣衝到長江,說不得我軍還得和建奴戰一場。”
說話時,劉易的麵色滿是凝重。
“估計戰場不是在山東,就是在河南。”
“此戰之後,我軍和建奴交戰的重點,應該會有北直隸而轉移到河南。”
“河南會作為我軍和建奴對陣的第一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交戰重點的轉移,是不以劉易的意誌為轉移的。
河南的地形明顯比太行八陘,更適合清軍的大規模騎兵集團作戰。
清軍作為掌握戰略主動權的一方,其絕對會逼迫昭武軍將戰場放在河南。
企圖借助河南的地形便利,來將他們的騎兵優勢發揮出來,達到消滅昭武軍的目的。
劉易就算是再怎麼想繼續憑借太行八陘的地利優勢,耗乾清軍的最後一滴血。
戰略主動權也依舊在清軍那邊!
從哪裡進攻,是清軍說了算,他說了不算。
所以,劉易要做好在河南和清軍進行大規模作戰的準備。
為了兌消掉清軍的騎兵優勢,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建防線了。
幸好昭武軍有水泥這等利器,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修建出一條堅實的防線。
昭武軍堅壁清野北直隸之後,馬璟良自然而然的失去了北直隸巡撫的位置。
但感念其在北直隸堅壁清野的過程中,表現的相當不錯,劉易一紙調令,將其調任河南。
讓其改任河南巡撫,做好昭武軍占據地方後,對地方的治理工作。
其實最主要的就三件事。
一是賑濟災民,以工代賑的方式,組織災民爭取搶種一茬糧食,或是興修水利,平整田地,做好明年的複耕準備。
二是分田,將河南大量的拋荒的無主田地,分發給河南的災民,以及從北直隸山西各地遷移至河南的災民。
北直隸堅壁清野,大量的災民湧入山西。
山西麵臨巨大的人口壓力,劉易兵進河南之後,便下令將那些災民往河南遷移,給他們分田分地,用以緩解山西的人口壓力。
並且最重要的事情是,沒什麼事情是比分田更能穩定拉攏人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