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杜文才離去,劉易拿起剛剛李東成送來的科舉試題看了起來。
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劉易表示自己壓根看不懂。
他特麼是理科生!
從小接受現代化教育長大的劉易,對於四書五經的了解,僅僅隻停留在知道四書五經到底是哪四書,哪五經的程度。
他也就隻知道一些經典的章節,這些章節能夠大致背下來。
嗯,真的隻是大致,錯漏估計不會少。
至於整本書都給背下來,劉易是真做不到。
還是那句話,需求決定供給關係。
後世的考試從來不考四書五經,他有病才會去學什麼勞什子的四書五經的。
本來劉易就對四書五經不是很熟,李東成出的考題裡好有好幾道坑爹的截搭題。
劉易就更看不懂了!
劉易嘴角抽了抽,開口說道。
“來人,去給李大人傳句話,此次科舉乃是新朝開國第一次科舉,新朝急需務實之人才,填充地方官員空缺,科舉考題該當著重於實事策論,八股文章所占比重可恰當降低。”
劉易要臉,他看不懂四書五經的考題,他還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
隻能是這般委婉的表示。
至於李東成能不能聽懂劉易的意思,那就要看他的悟性了。
不多時,李東成便接到了劉易的口諭。
李東成沉吟一陣之後,開始著手重新準備考題。
他沒讀懂劉易的意思,但卻是看出來了,劉易對他出的考題並不滿意。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重新出唄!
……
朝鮮王宮,漢城!
開春之後,遼東軍大軍北上攻伐朝鮮忠清道,朝鮮王李倧在向南京和盛京求援無果之後,迫於無奈隻得自己組織大軍迎戰。
漢城外朝鮮各地勤王兵馬彙聚,人馬接天。
一座座營壘密密麻麻的排列在城外,士卒往來穿梭其中。
麵對來勢洶洶的遼東軍,朝鮮的兩班貴族,世道門閥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朝鮮王李倧在漢城集結了大軍三十萬。
當然,隻是號稱!
不過,其真實數量,也達到了十萬這個規模。
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但也不乏各世家門閥的私兵。
這些私兵甲胄齊全,甚至還裝備有弓弩火器,訓練有素,是稱得上一句精銳的。
不過,這些私兵的數量並不是很多。
一家多的也就幾百,少的隻有幾十,就算是全部算在一起,也隻有不到萬人。
這不到萬人就是朝鮮最精銳軍隊了!
隻要打掉這不到萬人的精銳,朝鮮的軍事力量就能夠算是徹底崩塌了。
漢城的城牆上,朝鮮王李倧一身甲胄,腰佩寶劍。
甲胄和寶劍都是當年大明皇帝賜下的。
眺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軍寨營壘,一雙眸子中滿是熾熱。
“哈哈哈,誰說我朝鮮孱弱,誰說我朝鮮無強兵!”
“我朝鮮也是有虎狼之師的!”
李倧激動的拍著城牆的牆磚,一張臉的膚色很白,但現在卻滿是激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