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易命令下達,教育部相關官員開始分發考題。
殿試的考題,按照規矩來看,該是皇帝親自出題來考校學子。
劉易自然也不會例外。
這次殿試,他一共出了三道題。
全部都是策論!
也算是他對天下士子的問策!
一是總結前朝滅亡之諸多原因!
二是針對前朝滅亡之舊事,能否有救亡圖存之方法!
三如何平遼事!
可以說,劉易給出的三個策論,都是有關前朝滅亡的。
某種程度上來講,導致前朝滅亡的諸多原因,也是大漢新朝現在所要麵臨的最大的隱患。
劉易估計,自己要是直接問大漢現在都麵臨那些隱患?
得到的答案絕對是現在新朝開國,正是人心所向,天下升平,皇帝聖明,馬上就要迎來太平盛世了,怎麼可能有隱患呢?
不會有意外的。
因為,沒有人會想要在新朝的第一次科舉殿試上,就給自己找找刺激的!
但是吧,劉易嗬嗬了,現在的中國社會要是真沒有什麼問題,大明朝能滅亡?
難道大明朝滅亡了,這些問題就全部消失了?
那不是扯蛋呢嗎?
問題不解決,那就遲早都是問題,即使暫時不會爆發出來,也會形成隱患。
所以,劉易在確定直接問不會有結果之後,果斷決定拐彎抹角的問。
捎帶還想要尋求解決方法!
也就有了今日殿試的策論三問!
彆說是參考士子在看到殿試問題之後感到頭皮發麻,不咋地該如何下筆答題。
就連教育部的一眾官員,也都是傻了眼。
他們是真沒想到,劉易這第一次殿試,問題就這麼的刁鑽。
倒不是說他們不會答,而是不敢答啊!
雖然劉易明麵上說不以言罪人,但誰特麼也不敢拿自己的腦袋去賭啊!
萬一呢?
腦袋可隻有一個,命也隻有一條。
這種話題犯忌諱啊!
一個不好,指不定全家一起遭殃。
殿試的答題時間是一整天,劉易除去在開始時露了一下麵,不可能一整天都看著士子們答題。
在卷子下發之後,劉易便悄然間離開。
說是悄然間,但也隻是沒刻意打出自己的儀仗而已。
劉易作為皇帝,乃是全場的焦點,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所有人的關注之中。
他真要離開,怎麼可能沒人注意到!
所以,劉易幾乎是在所有人的目視下離開的考場。
剛走出考場,一旁便有一個軍情處的人員來向劉易彙報道。
“陛下,遼東密報!”
劉易一愣,遼東又有什麼事了?
隻是轉念一想他便知道了。
估摸著時間,孔耿二人也該被接應入關了!
劉易接過急報看了起來,片刻之後,臉上的表情露出一絲果不其然的神情。
這封急報的內容大概就是孔耿二人已經在漢軍的接應下,擺脫了清軍的追殺,逃入了鎮虜關。
與這封急報前後腳抵達的,還有一封趙東派人送回來的八百裡加急的軍報。
軍報中,詳細闡明了漢軍與清軍爆發的那場遭遇戰的戰果與損失。
以及一份加蓋了考功司印章的封賞嘉獎名單!
…………
今天事情有點多,沒來得及碼字,所以隻有兩章了,明天會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