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玩笑,官府能管的了杜員外?”
那人瞬間會意,有些猥瑣的縮脖子點頭。
……
杜園,杜員外的書房。
桌子椅子都是上好的黃花梨,博古架上擺著一件件來曆不凡的古董。
書架上的古籍曆朝曆代的都有,甚至還有不少的孤本殘篇。
書房裡掛著的字畫,都是曆代名家的作品。
就連地麵上鋪著的地板,都是從西湖邊上挖回來的西湖石,打磨好之後鋪上去的。
這間書房看不出金碧輝煌的奢華,但價值卻是非凡。
低調但極具內涵,特彆的講究。
杜園外拿起從北方千裡迢迢送到的報紙,翻開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不自覺間,眉頭蹙起。
那封報紙上醒目的大標題,讓他心中思緒萬千。
朝廷抓出鹽政碩鼠,皇帝陛下決心改革鹽政陳弊!
雖然漢軍現在還沒打到揚州,按理來說,就算是大漢那邊再怎麼樣改革,對他應該都沒什麼影響。
但作為一個有遠見的商人,他知道,漢軍一統天下,那是遲早的事情!
也就是說,這鹽政改革,遲早有一天要改到他的頭上來!
到時候,他該如何自處?
大漢皇帝如果下決心要改革鹽政,他一個商賈,有能力改變什麼嗎?
書桌對麵,杜家二老爺,也就是杜員外的二弟看完報紙,卻是忍不住嘟囔道。
“這鹽政早已有了慣例,大漢皇帝要改,不是把我們這些鹽商,往大明那邊推嗎?”
杜員外忍不住蹙眉說道。
“閉嘴!”
“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你多大的人了心裡沒數嗎?”
杜家二老爺受了訓斥,縮了縮脖子,但依舊嘴硬說道。
“大哥,可這大漢皇帝確實有點太過分了,一點也不顧忌咱們這些人……”
杜員外麵色更難看了,開口嗬斥道。
“顧忌,為什麼要顧忌?”
“大漢皇帝手握數十萬精兵強將,鐵蹄踏遍整個北國,為什麼要顧忌我們?我們算什麼東西值得大漢皇帝顧忌?”
“就像是你杜家二爺,你會去顧忌一個街頭小商販的感受嗎?”
杜家二老爺低頭沉默了,他大哥的話說的很不好聽,但這就是現實。
前明時期,他們杜家之類的鹽商,能夠憑借家中幾代人在朝堂裡編織起來的關係網,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到朝堂政策。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明朝一年鹽稅隻有幾十萬兩,但滿朝堂卻無人提要改革鹽政,增加財政收入。
但現在不是了,大漢是新朝,新朝立國的動蕩,幾乎將他們家幾代人在朝堂上辛苦構建的關係網,給扯了個稀碎。
就算是現在大漢朝堂上,還有他們杜家以前的關係在。
那也是絕對不敢站出來忤逆皇帝,為他們發聲,來阻止鹽政改革的!
因為那是在找死!
在大明朝時候這樣做不會死,甚至不會受到什麼危害,所以這些官員才會踴躍站出來,在朝堂上替他們發聲。
但現在不是了,大漢的開國皇帝,和大明的那些個後世之君是不一樣的。
開國皇帝一但想要做什麼,他們那幾乎無限的權力,根本沒有人能夠限製。
這個時候站出來,保不齊腦袋和官帽子就一起沒了。
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官帽子著想,絕對沒人會站出來找死的!
杜員外探了一口說道。
“吩咐下去,讓家裡把鹽業裡邊的生意都斷一斷吧!收拾好首尾。”
“再提前準備好我杜氏三分之一的家產,全部折算成銀兩或是田產,準備用於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