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
“敗的也太快了!”
杜家二老爺接過手中的消息,重重的歎了口氣道。
杜家家主卻是並不意外,而是開口說道。
“命人去準備犒軍吧!”
“大漢打完了淮安之戰,大軍必然南下,橫掃整個南國,第一站估計就是我揚州。”
“去給另外幾家傳個信兒,叫他們都提前準備接駕吧!”
杜家家主說罷,揮揮手,管家便出去辦了。
揚州城內外,那些有頭有臉的商賈,士紳,在接到消息後,並沒有多大的意外。
所做出的應對,幾乎和杜家家主差不多。
都開始準備接駕,以及提前整治酒菜,準備銀兩,籌備犒軍事宜。
動作不小,但揚州城內的大明官員卻像是集體瞎了眼,明知道這些商賈士紳要做什麼,卻是沒有絲毫要阻止的意思。
原因很簡單,淮安之戰大明戰敗皇帝被俘的消息傳來,都快把他們給嚇尿了。
慌張失措之下,不少人都升起了不如投降的念頭。
官員都有了投降保命的想法,吃飽了撐的才會去乾涉城內的商賈士紳準備迎駕犒軍呢!
非但如此,甚至是已經有揚州城內的官員,和那些商賈士紳摻和到一起,一起商議迎接大漢天子禦駕的事宜了。
想要爭取在新朝皇帝哪裡,給自己留個好印象……
正是因為如此,當漢軍行軍到揚州城外時,揚州城內大小官員,商賈士紳,已經在城外跪的整整齊齊,高高撅起屁股,準備迎駕了。
劉易並沒有感到意外,他宣布漢軍在揚州城外修整一日。
揚州城內的商賈士紳,派人送出來了大量的雞鴨酒肉,用於犒賞大軍。
劉易沒有拒絕。
劉易的接受,使得揚州城的商賈士紳鬆了口氣,既然劉易收下了東西,那就說明他們的小命肯定是保住了。
在大軍修整,享受犒軍的同時。
劉易在軍營中,接見了主動投降的揚州大小官員,以及城內的商賈士紳代表。
劉易溫言安撫了揚州城大小官員,並且表示他們統統官複原職,職位和品級都不做變動。
揚州大小官員聞言,在劉易麵前表現的極為恭順,叩首山呼萬歲。
為了保持揚州的社會穩定,保證政權平穩過渡,這是劉易向主動投降的揚州官員做出的妥協。
劉易卻隻是微微頷首。
因為他知道,現在自己麵前表現的極為恭順的這群人裡,絕對不乏昏庸害民的貪官汙吏。
如果全部拖出去槍斃掉,會有冤枉的,但如果隔一個殺一個,絕對會有漏網之魚。
但是,還是那句話,要算賬,也得是在秋後。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先保證政權的平穩過渡。
等大漢鯨吞了整個南方,徹底統一了天下,劉易有的是時間,有的是手段收拾他們。
淮安之戰後,大漢要統一南方,大概會類似於傳檄而定!
大明立國二百多年,得國最正,肯定會有不少大明朝的死忠份子,會選擇為大明殉國死戰。
但絕大多數的明廷官員會選擇投降,以保全自己的官職和富貴。
大漢是受禪立國,算得上是名正言順,是正正常常的政權更替,而非滿清那種的異族政權要滅亡中國。
不會像曆史上的滿清一樣,遭到多大的抵抗的!
不過,傳檄而定卻也不是沒有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