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易手上這一卷,隻是整本《永樂大典》中的一卷,《永樂大典》完整版篇幅宏大,共22877卷,堆在一起估計一間屋子都擱不下。
對於這本堪稱是中華文化之瑰寶的《永樂大典》,劉易是十分重視的。
吩咐人準備謄抄副本,以及妥善安置原本。
他絕對不會允許發生曆史上那樣,《永樂大典》失傳的悲劇。
就在劉易正在全神貫注的翻閱《永樂大典》時,大帳的帳簾被掀開,劉易的貼身太監快步走到了劉易身邊,開口道。
“啟奏陛下,我漢軍已全麵接手南京城防務,正在肅清城內秩序。”
“據統計,整個南京城內共有三百餘人自殺,為前明殉葬,其中為數不少乃闔家自儘者。”
劉易手上翻閱書籍的動作一滯,但片刻後,翻書的動作繼續,點點頭說道。
“吩咐下去,將這些人妥善收斂,葬了吧!”
對於這些為大明殉葬的文人士子,劉易也隻能是讚許他們一聲好風骨。
但也僅此而已了!
劉易出於氣度,雖然不會去折辱他們的屍身,但也不可能厚葬他們。
畢竟立場不同,不讓他們曝屍荒野,都算是劉易對他們風骨的敬佩。
貼身太監領命去了。
這一夜,南京城中頗不平靜。
以往徹夜不息的秦淮河,也是變得沉寂了起來。
以往繁華熱鬨的公侯勳貴的府邸上,更是一片安靜,甚至連燈都不點了。
這些人也都知道,自己投降或許能保命,但想要保住爵位和富貴,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那些文人士子卻是聚在一起,大膽的商討國事,氣氛熱烈。
嗯,沒錯,他們商討的正是新朝的國事。
但從總體上來說,今夜的南京城,大致還算是安穩的。
漢軍在接管城防的同時,還著手於管理南京城內秩序。
不少想要出來趁火打劫的青皮混混,都被漢軍抓住,然後被懲罰。
城內的秩序尚且還算穩定,物價雖然有小幅度上漲,但還在南京百姓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
在劉易率領的漢軍主力淮安大戰取勝,殲滅五十萬明軍,一路南下取揚州,下南京的同時。
其餘兩路漢軍的南征大軍,進軍也頗為順利。
李健統帥駐紮河南之第五軍團,以及樞密院調配隨軍的炮兵和騎兵部隊,自河南新野出兵,南下湖廣。
先攻襄陽,在襄陽城外,擊潰湖廣巡撫組織起來的五萬明軍。
然後趕著明軍的敗兵一路南下,破隨州,安陸,雲夢,直下孝感。
然後在武昌城外,一舉將明軍殘兵全殲。
明廷湖廣巡撫戰敗自儘!
然後在漢軍的重炮打擊下,三日之後,武昌城被漢軍拿下。
大明的日月旗,變換為了大漢的龍旗。
然後大軍四出,橫掃四周州府,整個湖廣的州府,大批大批的投降。
另一路,漢軍自關中殺入漢中,直撲川蜀成都府。
不過,這一路的漢軍打起來就不是那麼順暢了。
川蜀的地形使得漢軍的重炮根本沒辦法運抵戰場,漢軍隻能憑借自己身上的甲胄和刀槍去廝殺。
雖然也是連破明軍諸州府城池,一路攻破諸雄關險隘。
明軍兵弱,衛所兵軍心頹喪,士氣全無,不敢肉搏拚殺,光憑地勢,根本抵抗不住如狼似虎的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