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更主要的是,雖然雲貴多山,但大部分的可耕種田地,都在平地和丘陵之類的地形上。
在這樣的地形上,土司兵是絕對擋不住漢軍的進攻。
而他們這些人的財產,圍樓,田地,莊園什麼的,也大部分都在平地丘陵上,而不是在深山裡。
漢軍要是殺過來,他們大部分的財產絕對保不住。
那他們現在折騰是圖個啥!
還不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而保住權力是為了啥,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和富貴嗎?!
所以,這些土司鬨歸鬨,但絕對不敢真的進攻城池的。
並且,他們這麼鬨,也知道想要停止改土歸流,絕不可能。
新朝皇帝為了自己皇帝的威嚴,估計寧願派兵在雲貴打上幾年剿匪平叛,也絕不可能因為他們的暴動就妥協!
最後妥協的一定還是他們!
這些人的目的,說白了就是準備鬨上一鬨,壓根也沒有造反的念頭!
鬨完了,然後就該談條件了。
改土歸流可以,他們可以配合,但皇帝也要知道,他們這些土司不是好欺負的。
想要改土歸流,朝廷也要滿足他們一些條件才行。
這叫什麼?這就叫做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這些土司也不傻,知道既然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那改土歸流就是大勢所趨,他們的細胳膊可擰不過皇帝的粗大腿。
鬨一鬨,也隻是為了能從皇帝哪裡討要一些好處罷了!
這樣的一幕不光是發生在安順州,整個雲貴,幾乎七八成的州府,都發生了類似的暴動。
隻有一些漢化較為徹底,土司也都開始向地主士紳轉變的地方。
在改土歸流的大勢所趨下,沒能鬨出事來。
……
一封封來自雲貴地方的急奏,抵達南京,然後入通政司,直入內閣,然後被遞送到了劉易的案頭。
看著案頭上這些雲貴地方官員的急報,以及土司們送來的請願書。
劉易的臉色並不好看,幾乎就要發飆。
幸虧那些土司做事還算有分寸,隻是暴動鬨事,沒敢攻城或是舉旗叛亂,禍害地方。
否則,劉易就真要下令調集幾十萬漢軍開入雲貴,把那幫家夥給全部哢嚓掉,用鮮血將改土歸流給徹底落實了。
“都說說吧,雲貴的事情怎麼辦!”
“是直接派兵鎮壓,還是安撫?”
劉易現在是比較傾向於直接鎮壓的,這幫土司的所作所為,讓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冒犯。
好嘛,朝廷政令不順心了,你特麼就要鬨事?
這還了得?
萬一以後朝廷要有什麼政策出台,威脅道某些人的利益了,是不是什麼人都能出來鬨一鬨了?
皇帝的威嚴要不要了?朝廷的麵子要不要了?
內閣六人中,大部分也都是傾向於直接派兵鎮壓的。
劉易沉吟一陣後,開口說道。
“先鎮壓,後安撫,朝廷總要殺上一批人,才能立威的!”
“傳令駐軍,出兵吧,所有帶頭鬨事的主犯一律重罰,從犯赦免!”
“跟朕講條件,他以為他是誰!”
劉易十分強勢的表態。
那幫土司以為,隻要不進攻城池,舉旗造反便不算是冒犯到了皇帝的威嚴。
但劉易不這麼想啊!
在劉易看來,你敢鼓動土人起來鬨事,那便就已經算是在挑釁他這個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