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說句不謙虛的,如果不是怕無軍令調兵會犯忌諱,朱誌強有信心憑借他手頭的三千漢軍,平定城外的白蓮教叛亂。
彆看白蓮教亂軍擁兵幾十萬,其實平叛很簡單。
隻要有一隻精兵在手,用火炮開路,精兵直衝擊白蓮教亂軍中軍大旗。
隻要能斬將奪旗,一舉殲滅或是打散白蓮教的中軍,剩下的亂兵彆看人多,瞬間就會一哄而散。
接下來的事情,大軍數人頭就是了!
這些白蓮教亂軍說起戰鬥力來,甚至都不如明末的流寇。
流寇雖然大部分都是流民,但其中精銳老賊卻大多都是馬兵,戰鬥力並不差。
而白蓮教亂軍中,較為精銳的,也隻有那些白蓮教的信徒。
這些信徒也大多都是農民出身,除去戰鬥時不怕死之外,和普通農民差不多。
也沒什麼兵器武備,戰鬥力可想而知。
漢軍真要是想平叛,其實並不困難。
……
白蓮教大軍第一次攻城宣告失敗,在京都城外留下密密麻麻的屍體。
白蓮教義軍士氣低落,奉天討日大元帥趙定安再次站出來跳大神,用於鼓舞大軍士氣。
白蓮教大軍士氣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第二次向著京都殺來。
京都城頭,德川忠信看著城外黑壓壓一片的白蓮教兵馬,大聲喊道。
“武士們,天皇萬歲!”
“保護天皇,守衛京都城!”
“……”
幕府的士兵和天皇的親衛們跟著叫喊。
隨著白蓮教再次開始攻城,雙方又一次開始廝殺。
喊殺聲響徹整個京都城頭,一具具屍體如同下雨般墜落。
接連三日,白蓮教不停的猛攻京都城,但京都卻是被德川忠信守的密不透風。
白蓮教義軍攻的最順利的一次,也隻在城頭待了幾分鐘,就再次被幕府士兵給趕了下去。
德川幕府的將軍親臨戰陣,天皇擂鼓助威,這些武士出身,被武士道洗腦了的日本士兵士氣很高。
廝殺起來相當凶悍,不要命。
前赴後繼,一次次用生命將白蓮教賊軍擋在京都之外。
雙方繼續鏖戰,城內城外喊殺聲震天。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德川幕府的守軍開始越來越不支。
京都的守軍一共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德川幕府的士兵,另一部分是天皇的護衛。
加起來有四五千人,再加上城內臨時征召的青壯民夫,京都城的守軍差不多有萬餘人。
但幾日的鏖戰下來,這萬餘人失血嚴重,他們還沒辦法補充兵力。
隨著守城一方的兵力越來越少,京都城再次陷入了危局。
德川忠信來到了天皇麵前,開口說道。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京都怕是要守不住了,請陛下攜皇室宗親既重臣家眷,入漢軍大營暫避,等到勤王大軍抵達。”
德川忠信的意思很明確。
他德川忠信在城上拖延時間,天皇現在立刻便帶人入漢軍大營躲避。
天皇臉色難看,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朕這便帶人入漢軍大營暫避,京都之安危,儘托付將軍之手!”
天皇和德川忠信執手相望。
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德川幕府掌握實權,天皇空有名義,雙方之間雖然不是劍拔弩張,但也是相互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