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另一邊,德川忠信坐在一張榻榻米上。
麵前的矮幾上擺著幾碟小菜,擺盤很精致,有肉有素,還有他最喜歡的生魚片刺身。
一碗米飯,還有一壺清酒,一個精巧的酒杯。
這便是德川忠信的一頓午飯。
大漢使館區這邊給德川忠信和日本天皇的待遇還是不錯的,能一定程度上保證他們的生活質量。
肯定不如以前他們在自己府邸中過的舒服,但也是吃喝不愁的。
大漢不至於在吃穿上短了他們。
德川忠信優雅緩慢的吃著食物,在他麵前,一個月代頭,武士服打扮的親信跪著,說著事情。
“將軍閣下,大日本地方大名的勤王大軍現在已經抵達了京都城外,白蓮教方麵正在做著出城迎戰的準備。”
“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京都城就能重回大日本之手。”
“隻是,勤王大軍打的旗號是尊王倒幕,怕是要對我幕府,對將軍閣下不利!”
德川忠信停下了筷子,臉上的表情讓人看不出喜怒來。
但隨即便是嗤笑一聲,開口道。
“一群蠢貨,真當日本的命運是日本自己說了算的嗎?”
“隻要我幕府對大漢還有用,我幕府便是不敗的。”
旋即,德川忠信又開口詢問道。
“幕府控製區聚兵聚的怎麼樣了?能有多少兵馬趕到京都勤王?”
德川幕府雖然在中日戰爭中被重創,大量的常備軍被成建製的殲滅。
但德川幕府在整個本州島都有很堅實的根基,很多地方大名,都是幕府的親信。
若不是白蓮教來的太急,幕府也是能聚兵好幾萬,同白蓮教作戰的。
現在雖然京都失陷,幕府威信大減,但德川忠信坐穩幕府將軍的位置已經十餘年了,威望還是可以的。
他下令地方聚兵,應該能聚集起來不少。
親信開口說道。
“回稟將軍閣下,現在我幕府治下各地已經聚兵三萬,都是精銳敢戰的武士。”
“相信過些日子,這個數字應該能到四萬,甚至是五萬!”
德川忠信點點頭道。
“好,傳令地方按捺住,不要著急動兵來京都,這幾萬武士,是我幕府最後的根基,可不能再有損失了。”
“本將軍在大漢使館區呆著,安全無虞,且先看看白蓮教同那些野心大名們拚死拚活吧。”
現在德川忠信對白蓮教雖然是仇恨的,但對那些打著尊王倒幕旗號的地方大名也沒甚好感。
這兩方打起來,德川忠信看熱鬨不嫌事大,希望他們打的越狠越好,死的人越多越好。
最好兩方能夠兩敗俱傷,讓幕府漁翁得利,重新樹立起威信來!
……
另一邊,日本天皇的居所中。
天皇跪坐在一張案前,同樣是在用膳。
不過他的待遇卻是要比德川忠信好一些,堂內還有歌舞助興。
畢竟日本天皇現在掛著一個大漢的郡王爵呢,待遇自然和其他人不一樣。
雖然說起實際地位來,使館區裡熊文燦和朱誌強掌控實權,這兩人都不會把日本天皇當回事。
但要是說起來名義上的地位來,日本天皇這個郡王的地位卻是一枝獨秀的。
大漢立國以來,郡王可一共也沒幾個。
朝內的隻有延平郡王鄭芝龍,以及內附的瓦剌部的固始汗兩人,內附的小屁孩琉球王算一個,還有就是日本國王,安南國王,暹羅國王,緬甸國王等藩屬國的國王了。
皇帝的幾個皇子,領的都是親王的爵位,不可同日而語。
大漢承認的郡王,加起來一共也就六七個,日本國王這個郡王爵怎麼可能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