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君王的權威深重,官府較為清廉,百姓的生活在一點點變好,國家歲入也在不斷增加。
軍隊對外戰爭不斷的勝利,社會繁榮開放。
現在的大漢,正是他曆史上最強大的時期!
劉易站在大漢全國輿圖麵前,盯著輿圖上烏斯藏的那一塊,怎麼看怎麼紮眼。
其實從法理上來講,烏斯藏現在也是屬於大漢的領土。
在漢軍的兵鋒逼迫下,烏斯藏的那些貴族農奴主以及宗教貴族,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了他們是大漢的一部分。
但也僅僅隻是法理上這麼講而已!
從事實上來說,現在的烏斯藏基本上處於一種半獨立的狀態。
大漢對烏斯藏隻有名義上的主權,而無法進行實際上的控製。
大漢的諸多政策無法在烏斯藏推行,烏斯藏的地方官員也是那些貴族自己定,最多上報給大漢知道。
甚至是有時候連上報給大漢都懶得做!
非但如此,大漢甚至是不能在高原上進行稅收和駐兵。
如此一來,烏斯藏和大漢,也就僅僅隻有一個名義上的關係了。
那些奴隸主或是宗教貴族們,隨時能夠宣布叛亂。
這對劉易來說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現在已經是昭武九年了,大漢鼎立都已經九年了,他自己的年齡也已經奔著三十去了。
烏斯藏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
哪怕是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烏斯藏也必須拿下。
因為烏斯藏的戰略地位實在太過重要。
如果烏斯藏在手,大漢隻要經營好了烏斯藏,就能借助烏斯藏的地形優勢,居高臨下的殺入南亞次大陸。
除去這些之外,更重要的是劉易要補全中國的版圖。
總不能他穿越一回,最後等他死了之後,大漢的領土還沒滿清全盛時候大。
那特麼不是打他臉嗎?
算算滿清全盛時期的領土,漢地十三省,外加東北三省,草原,西域,烏斯藏等地。
算起來,也就隻差一個烏斯藏了!
當然,在算領土的時候,劉易沒把南洋和祥州以及新大陸算上去。
否則的話,現在大漢的領土,早就遠超滿清的全盛時期了。
即使比之蒙元,如果不算蒙元的那些附屬的汗國的話,大漢現在的領土也不比當初元朝的小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劉易看著烏斯藏礙眼。
現在大漢早已做好了拿下烏斯藏的準備,高原作戰部隊已經訓練成型,兵員以蒙古高原和雲貴高原等地的少民漢民組建成軍。
數次在烏斯藏高原進行拉連,戰鬥力表現不俗,應當能拿下整個烏斯藏!
如果那些奴隸主和宗教貴族配合還好說,劉易不介意將他們像是前朝宗室一樣妥善安置。
現在大明朝的宗室們在鳳陽過著種地吃飯的生活,還是較為富足的。
而崇德皇帝更是被冊封為公爵,現在他在大漢朝堂上雖然十分低調。
除去每年正旦大朝會,以及皇帝祭祀天地時露個麵之外,平常他是不出他在南京城的公爵府邸的。
崇德皇帝的位置雖然尷尬,但他的爵位也不是假的,月俸賜田,以及節假日的賞賜,該給的也是一點沒少。
每次劉易給勳貴大臣賜宴,崇德皇帝也從來都沒有缺席過。
比起宋元滅亡後的宗室待遇,劉易對他們不可謂不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