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農奴自由!
然後是分田分地,將原先那些屬於奴隸主貴族們的田地,分發給被解放的農奴們。
然後便是發放糧食,布匹,藥材,農具,種子等生活必需品。
這些東西要從漢地往高原運,所需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
但現在的情況卻是不需要從漢地往高原轉運各種物資。
漢軍在抄那些反抗的宗教貴族和奴隸主的家時,所得到的糧食和各種物資簡直堆積如山。
這些糧食和物資,都是奴隸主和宗教貴族搜刮農奴所得。
現在被用在那些被解放的農奴身上,也算是用到了該用的地方!
……
必力公城,闡教王駐地,距離拉薩並沒有多遠,算是拉薩的門戶。
那些叛亂分子曾經彙聚重兵於此處,漢軍為了攻克必力公城,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現在的必力公城除去駐紮有大量的軍隊之外,也算是漢軍最重要的物資轉運中心之一。
王光起帶人清點著物資,將大量的糧食,布匹,種子,農具,以及藥材,食用油……等物資進行裝車。
然後親自帶隊押運物資往必力公城外的一處堡寨而去。
這座堡寨原先是屬於一名叛亂的貴族的,但現在被抄家了。
大漢方麵以這個堡寨為核心,將方圓百餘裡劃為了一個縣的行政單位。
不過,雖然縣的行政單位是劃出來了,
但人卻是不多。
後世二十一世紀,高原上都能被算作是地廣人稀,更何況是現在呢。
現在一個縣的人口超不過千!
基本上都是那座堡寨生活的貴族原先的農奴。
大漢在高原上的行政區劃就是這樣劃分的,以一個堡寨為核心,方圓一定範圍內劃為一縣。
這個堡寨原來的農奴,也就自動變成了這一個縣的百姓。
他們擺脫了農奴的身份,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但生活的範圍依舊沒有什麼變化。
王光起是貴州人,在大漢鼎立後才考中的秀才,有了做官的資格。
但十分可惜的是,他的官運並不通暢。
在本地做了好幾年,愣是一級也沒能升上去。
所以,在大漢朝廷征募前往高原的官員時,王光起便站出來主動報名了。
他覺得自己如果繼續待在本地,很大可能是要廢,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但如同他肯冒險去高原做官,填補空缺的話,這個經曆就將他是將來升官的最大的資本。
這一點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拒絕的誘惑!
果不其然,他在報名前往高原填補空缺之後,當場便被提了一級。
等到了高原上之後,他這麼一個不起眼的村官,也被提拔成了一縣主政,成為一個百裡候。
雖然治下人丁數量不多,耕田,道路也幾乎沒有。
但他的品級卻是確確實實提上來了!
等他在高原熬上幾年,熬到調任之時,他說不定就能被調回漢地。
他有知縣的品階,即使不能做一縣主官,那也將會是縣裡最重要幾名佐官之一。
在高原熬上幾年,為自己換一個一縣主官的品階,在他看來是相當值得的。
王光起帶著人,帶著物資來到了改名為桑齊縣的桑齊堡。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人搭設粥棚,準備施粥賑濟。
隨著鐵鍋裡咕咚咕咚的冒起白眼,米粥的香味向著四周傳遞。
這附近的百姓全部都聚集了過來!
王光起帶著人清查人口,清丈田畝,主持分田事宜。
一邊施粥賑濟,一邊給治下民眾百姓分發糧食種子農具等生活必須品……
各種事情,他都做的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