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是,崇禎年間是小冰河氣候最難熬的一段日子,從崇禎十七年開始,小冰河氣候的影響雖然依舊在,但卻是在逐年轉好。
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大漢就能夠走出小冰河期的陰影。
境內的天災數量就會銳減!
到時候,大漢便能夠結餘出不少財政盈餘,去做些彆的事情。
這讓劉易的心情如何能不好!
即使今年冬天會很難熬,那也就隻是暴風雨結束前最後的瘋狂了,熬過去就好了。
劉易端坐在禦書房中,禦書房燒著地龍,暖暖的,感覺不到絲毫的濕冷。
他翻看著南洋方麵上報的馬六甲之戰具體戰況,不時的點頭或是搖頭。
馬六甲方麵的那一戰,蒸汽鐵甲船算是大出風頭了。
打出來的戰損比著實令人意外!
可見蒸汽鐵甲船就是將來海軍發展的方向。
然後便是超奧帶著兩萬多西班牙士兵投降,南洋方麵上書詢問如何處理戰俘的事情了。
劉易想了想,下達了將戰俘全部打做苦役的命令。
因為他覺得超奧所言沒錯,將那些西班牙戰俘一口氣全部殺掉,固然解氣。
但是,從長遠利益上來講卻是相當不值得的!
大漢南洋搞建設,到處都需要勞動力。
又因為南洋的熱帶氣候,漢民並不能很好的適應,很容易就會染病。
再加上
大漢在南洋的開擴和建設,不少的地方都需要拿人命去填。
劉易不願意拿漢民的命去填,就隻能拿奴隸去填了。
大漢購買的大量的日本,朝鮮,乃至安南等國的勞工奴隸,很大一部分都被用在了對南洋的建設和開擴之中。
大漢這些年在南洋的開擴有多成功,和在這個過程中死掉的奴隸數量是成正比的。
隻是,隨著大漢在南洋的開擴程度越來越深,規模越來越大,這個勞動力的缺口也是越來越大。
現在一下子多了兩萬多死光了也不心疼的戰俘,正好用在對南洋的開擴之中。
再說了,在南洋做勞工開擴,人所需受到的折磨,可不一定比死了更好過!
劉易針對馬六甲之戰做出批示,下令樞密院封賞相關立功人員。
然後籌備擴大大漢在南洋的開擴成果!
……
南京城內城和外城交接的地方有一條街巷,大部分的建築都還在建設中,被劃分給了西方各個國家的使者當做使館區使用。
整條街建完的建築風格都是典型的西式風格,同四周的幾條街道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
但看起來也是彆有風味!
每日間,有數量不少的紅頭發綠眼睛的西方人出入,倒也繁忙。
因此,這條街被四周百姓稱作紅夷街,也叫紅衣街,倒是同不遠處的烏衣巷對應上了。
由於對大漢的敬畏,這條街上來往的西方人都十分的規矩,哪怕他們之前多是凶神惡煞,殺人無數的海盜,在南京城內也沒有一個敢鬨事的。
大漢的官老爺可不會因為他們洋人的身份就對他們高抬貴手,大漢的官老爺們驕傲著呢。
反而是若是這些洋人犯了事,一般都要被區彆對待,好好“照顧照顧”。
街頭巷尾站著幾個紅毛衛兵,挺胸抬頭,看著很精乾,但手上卻都沒有武器裝備。
彆說火槍火炮了,連刀劍都是不被允許的,最多每人一根棍棒,便算是武器了。
因為他們在登陸大漢本土之前,手頭上所有的武器就已經都在海關哪裡被收繳了。
大漢本土,除去漢軍以外,不容許有任何的暴力組織存在,更彆論是一群洋人了。
這便是大漢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