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明末草頭王
蔡坤是做毛紡生意的,此次去草原,是準備乾脆在草原上建廠。
原地收購羊毛,然後原地做好紡織品的製造,直接運送成品返回關內售賣。
如此一來,能為他剩下不少的成本!
最主要是,現在大漢為了扶持草原上的毛紡業,礦業等行業的發展,對在草原上設廠的企業了一定的稅收優惠。
但是,要在草原上投資一個毛紡工廠,投入可是不小。
不親自走一趟草原,觀察觀察草原上的情況,蔡坤可不敢隨意拿銀元去草原上打水漂。
一行人入了榆林,榆林的繁華讓他們都看花了眼。
偌大的榆林城內,可不光是有漢民,還有不少雖然穿著漢服,說著漢話,但從樣貌體型上卻是有些差彆的蒙古人。
蔡坤同一個麵目和善的商人並肩而行,兩人不時說笑,氣氛歡快。
這個商人叫王倫,山東人,做的是鹽鐵的買賣。
跑關外的上路也是熟門熟路了!
他的目的也和蔡坤差不多,想要在草原上做生意,這一次準備去草原上探探路。
隻不過他要做的生意卻是開礦,建鐵廠的生意。
草原上礦場資源豐富,即使大礦都被朝廷給占了,剩下的那些中小型礦山卻也不少。
這些礦山基本上都是煤鐵礦,隻要能開采出來,練成好鐵,在現在的大漢就不缺銷路。
實在不行,就看現在大漢的海貿如此發達,運往南洋,倭國也都是有的賺的。
王倫看著四周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開口對蔡坤說道。
“蔡兄弟,你以前沒跑過口外不了解,兄弟我是經常跑口外的,對著關外也是有所了解的。”
“以前咱們跑關外的行商,要備上些弓弩火槍,以防不測。”
“雖然一般的蒙古人不會對行商動手,但保不齊就碰上馬匪了,馬匪可不管這些。”
“可現在不一樣了,草原上的馬匪基本上都被大漢給剿乾淨了,剩下的那些也是不成氣候,苟延殘喘罷了。”
“蒙古人現在也都是大漢子民了,家家戶戶都定居了下來,殺人截貨的事情可沒誰會做了。”
“草原上時不時還有大漢的巡
邏隊路過,現在咱們出關帶武器,說白了就是擺設!”
蔡坤一臉好奇,有些不解的開口說道。
“這關外的韃子真能這麼聽大漢朝廷的話?”
他有些不敢相信,以前以凶悍殘忍著稱的關外韃子,現在怎麼這麼聽話了。
王倫聳聳肩說道。
“他們還真就是這麼聽話!”
“嘿,說白了,打仗這事不光是咱們漢人,蒙古人也是不願意的。”
“能平平安安的老婆孩子熱炕頭,誰又願意去戰場上搏命呢?”
大漢對草原的控製力很強,不光是行政方麵,讓大量的基層官員入駐草原。
還有在經濟上給草原很大的扶持,玉米土豆的推廣,改畜牧為定牧,修建大量的村莊定居,然後便是礦產開采,毛紡織業的發展。
各鎮手段下來,草原上牧民的生活確實改善了,這是事實,誰也無法反駁。
但隨著大量的牧民改遊牧為定居,並且和大漢在經濟上高度捆綁,使得草原根本不可能脫離大漢。
如果沒了大漢在草原上的投入,沒了青儲技術,沒有毛紡業的發展,沒有煤鐵工業的開發,沒了大量的土地開發,改牧為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