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整個世界,到處都在爆發戰爭!
吃完飯,多倫等人接著上路,三條載滿貨物的船隻,向著大漢本土的方向而去。
……
安南!
現在的安南局勢相當的混亂,大量的立場上傾向於大漢的人口,向著南方而去。
等待登船被移民往呂宋謀求一條生路!
叛軍不時的從山林中殺出,襲擾一下遷移隊伍,或是下山去大山周邊的城鎮鄉村進行劫掠。
大漢方麵為了儘量減少損失,將兵力縮回了城鎮之後,鄉村原野地區被全部放棄。
坐視安南的局勢越來越亂!
隨著大多數偏向於大漢的人口被遷移走,大漢對叛軍也是不再留手。
除去火力覆蓋打擊叛軍在山林邊緣的營地,便是開始用火油焚燒良田。
紅河三角洲,是越南最大的一塊糧食產區。
三角洲的衝擊平原土地肥沃,地形還較為開闊,這一塊產糧區,供應了整個安南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糧食需求。
現在正是秋收的時候,大漢正在組織人力物力,搶收三角洲裡的良田。
在今年搶收完之後,明年的時候,三角洲地區的大片良田就將會被拋荒,或是種植上經濟作物。
反正是不能種糧食!
不光是三角洲,甚至是整個安南,隻要是大漢能掌控的土地,就都不能種糧食。
目的也很明確,封鎖叛軍的糧食來源,餓死叛軍。
劉易原本的打算是乾脆毀田,但是想想之後,又覺得毀田太過浪費。
倒不如全部種上經濟作物,能賺一點是一點,分擔一下朝廷在安南的兵費壓力。
反正每年種植糧食的時節就那麼一段,隻要大漢看的夠嚴,就算是不毀田,叛軍也種不上糧食。
大漢現在任命的安南總督是蔡文俊,前明的舉人出身。
是個貪官,但能力很強,做事都能做的很漂亮,劉易連安南總督如此要緊的職位都給了他。
可見,劉易對他的貪腐是有一定的容忍程度的。
劉易不能忍的不是貪官,而是那種貪起來沒個逼數,還他娘的光貪錢不辦事的那種。
大漢監察部每年拿下那麼多的官員,大部分都是這種隻貪錢不做事的憨批!
像是蔡文俊這種的,雖然貪了點,但他的能力也確實出眾,能為皇帝解憂,所以每年監察部查貪官,他從來都沒有出事過。
甚至他還能步步高升,現在都已經做到了封疆大吏,成為一地總督的地步。
劉易不怕底下的官員們貪錢,因為貪腐是永遠都不可能解決的問題,隻能說抑製。
如果不加以抑製,就會出現明末那種,大家當官都把貪錢當做了第一要務,反而是沒人去做自己的本職。
到了那種地步,一個國家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任何一個王朝的開國初期,之所以行政效率較高,並不是開國初期就沒貪官了。
那是不可能的,隻要官員還是人,還有私心,那貪腐撈錢就是不可避免的。
之所以開國初期行政效率高,那是因為開國初期,貪官在貪錢的同時,還知道自己要做事,不能光貪錢不做事。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政局的安穩,貪錢的官員越來越多,做事的越來越少,行政效率自然也就不行了。
國家就要開始衰落。
直到王朝末期,人人都隻向錢看,所有人都隻貪錢,不做事,國家可不就是要滅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