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臥兒帝國的軍隊開出金奈城,向著炮台殺去。
整個金奈有軍隊三萬人,現在一口氣派出去了兩萬,剩下一萬負責守城。
兩萬人出城而去,直奔炮台的方向。
為了能夠奪回炮台,薩奇還給出城作戰的軍隊撥付了二十門大口徑的滑膛加農炮。
甚至還給了他們一部分的開花彈!
這兩萬人中,火槍手足足有五千人,甚至還有一隻千人規模的騎兵,剩下的都是步兵。
莫臥兒帝國的武備情況並不好,裝備甲胄的士兵沒有多少,大多數的士兵都隻有一把生鏽的長刀作為武器。
他們使用的火槍也都是火繩槍,有英國貨,有法國貨,有荷蘭的,葡萄牙的,西班牙的,還有他們自己造的。
典型的萬國造!
更加嚴重的問題是,他們的火槍口徑還不一樣。
粗的粗,細的細,最粗的是西班牙重型火繩槍,最細的是來自大漢的鳥槍。
口徑不同,威力和射程自然也是不同的。
當莫臥兒帝國的兩萬人抵達炮台之外後,昨夜辛苦了一夜的那些漢軍士兵已經去休息了。
換上來的是一批生力軍!
這些漢軍士卒訓練有素,甲胄齊備,五千人裝備的火炮數量,比對麵兩萬人還要多得多。
李定國看著逐漸壓上來的莫臥兒帝國軍隊,莫臥兒帝國軍隊距離漢軍陣地已經不足五裡,他開口傳令道。
“傳令給熱氣球,讓他們升空,迅速確定炮擊諸元!”
“給老子狠狠的打!”
李定國身邊的副將領命而去。
不多時,漢軍的陣地背後熱氣球開始升空。
沒多長時間,漢軍這邊的火炮便開火了。
隻不過,由於時間倉促,漢軍轉運到陸地上的野戰炮臼炮倒是不少,但能遠距離壓製的大口徑重炮卻是一門都沒有。
所以,現在開火的是漢軍繳獲自炮台上的莫臥兒帝國的火炮。
火炮轟鳴!
一枚枚炮彈轟了出去!
實心的鐵球劃過弧線,落向了正在行軍的莫臥兒帝國軍隊。
轟!轟轟!
炮彈重重的砸落在地,落點距離莫臥兒帝國軍隊的位置偏差的卻是有些遠。
炮打的熱鬨,但給敵人造成的傷害寥寥。
落點距離莫臥兒帝國軍陣最近的一枚炮彈,都還相距二百多米呢……
這特麼偏差大的就有些過分!
炮陣上,大漢的炮兵指揮官黑臉。
“他娘的,你們特麼的打的什麼鳥炮?”
“偏差怎麼這麼遠?海軍的那群狗日的的在晃悠的海船上打的都比你們準!”
“你們他娘的是要把我們陸軍兄弟的臉給丟儘了啊!”
炮兵指揮毫不客氣的嗬斥一群正在操炮的炮手。
漢軍的炮手們聽著長官的嗬斥,也是一個個感覺丟人丟大發了,忍不住麵紅耳赤。
一個漢軍士兵開口解釋道。
“長官,這炮和火藥,還有炮彈都有問題,不是兄弟們的炮術不行!”
“您給我們一點適應的時間,保證能打的準!”
漢軍的炮手訓練量都很充足,每人每天平均都能打三發練手。
按理來說不可能偏差那麼多的!
但是,事實卻就擺在眼前!
其實正如出來解釋的漢軍所言,問題並非出在炮手身上,而是出在炮身上!
漢軍平時訓練所用的都是線膛炮,火炮口徑都被嚴格規定,出廠之前被層層檢查,沒有絲毫的偏差。
就連炮彈都是被精心打磨過的,火藥也是嚴格按照規定配比,然後進行顆粒化加工處理的火藥。
漢軍平時用這樣標準化的火炮訓練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