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從太極拳開始!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正文卷第172章三星入道就在此時,滿身大汗的武大郎背著賣光的挑籃回到家中,驚喜的發現病床上的老母居然站起身來,好像恢複了健康。
一家三口又是千恩萬謝。
李彌看了一眼武大郎,又取出一顆丹藥“你是個純孝信義的人,服下此丹,便可恢複正常身材!”
武大郎喜出望外,用顫抖的手接過丹藥,不等喝水,直接一口氣將丹藥吞下。
緊接著,整個人劈裡啪啦作響,原本隻有一米左右的侏儒身材瞬間膨脹起來,肉眼可見的長高變壯,不到一刻鐘,已然成了五尺的漢子,雖然還稍稍有點矮,但絕對是正常人的體型。
武大郎和武鬆是一母同胞,儘管凡人和魔星投胎差距有點大,但是變成正常人之後,原本猙獰的麵目也舒展開來,絕對長得不賴,朝思夢想的變化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簡直像是一場夢。
對於李彌而言,兩丸丹藥不過是舉手之勞,對於武鬆一家,卻是命運的極大轉折。
母親恢複健康,至少還能活幾十年,家中也多了一個勞力,武大郎變成正常體型,加上勤勞苦乾,獨門絕技的煎餅手藝,將來娶妻生子,過上小康生活也不難。
而對於武鬆而言,原本灰暗的童年也瞬間有了色彩。
就在此時,李彌才開口,說要收下武鬆為徒。
李彌已經用望氣術觀察了武鬆的神魂,清濁近乎各半,清氣還要隱隱壓過濁氣一籌。
要知道魔星的前世,可是禍亂整個神洲,一等一的大妖大魔,八千載的封印之後,居然清氣壓過了濁氣,足以證明其本性純良。
如今李彌對於武家堪稱再造之恩,一看就是個有道行的,如何不答應?
李彌便留在清河縣,開始指點武鬆修行。
武鬆資質之高,幾乎和魯達相當,兩人在108魔星中的排名也是緊挨著,李彌教導起來非常輕鬆愉快,武鬆修行進展極其神速。
清河縣距離老君山並不太遠,李彌時常往來回返,兼顧門中事務和個人修行。
如此三載之後,武鬆同樣進入開竅境界,李彌為其選定的功法,是《長生訣》和《不滅玄功》。
如今李彌手中所有的功法,最合適魔星修行的就是《不滅玄功》,其次是《長生訣》,最次才是《神霄無量造化經》。
武家也蒸蒸日上,在清河縣繁華街道上買下一處鋪子,開了一個餐館,武大郎也在去年成了親,娘子就是原本的街坊,長得還算清秀,家境一般,但是知根知底,同樣是吃苦耐勞的典範。
甚至到現在,已經是懷胎七月,很快就要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按理來說,武鬆的命運已經徹底被自己改變,隻要成年之後上山修行,不可能卷入水滸大劫,但是李彌有一種預感,這一劫,魔星們躲是躲不過去的,唯有迎難而上,當個大劫之中的弄潮兒,方有一線解脫的生機。
這一日,就在李彌將要下山,再次前往清河縣時,上界接引符詔再次激活,天夏第五位飛升者正是守常真人。
李彌和守常真人算是忘年交和道友,關係自然比周軒和王虎更親密的多,兩人交談許久,共話離彆之事。
守常真人也給李彌帶來了三個弟子的信箋,如今太極宗蒸蒸日上,已然坐穩了天夏武林第一聖地的寶座。
如今有真傳弟子九人,入室弟子三百,記名弟子一千,雜役八百,如今的青年武者大師賽上,太極宗弟子極為顯眼,接連拿下了數屆冠軍。
在守常真人飛升之後,天夏最頂級的武道大宗師,就是已經開了九竅的玄微真人葉長生。
反而是原本的幾位武道大宗師,多有蹉跎不前被反超的。
其中悟心禪師更是大限已至,直接圓寂了。
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很簡單,就在功法之上。
天夏裡麵,就算是雷音寺,也隻有一本《彼岸佛掌》算是直指天人的功法,卻根本不完善,靠雷音寺曆代高僧推衍,終於在度真禪師這裡完成了最後一步。
其他寺廟固然有開竅功法,但距離天人境界的差距更大,急切間根本不可能突破,隻能靠一代代傳人前仆後繼的衝擊,一點點積攢經驗,一關關突破。
但是現在,李彌親手傳下了數十部功法,最差的也能修行到天人,頂級的更是直指金丹,其中不少已經對道門開放,功法修行上根本不愁,還挺選最合適自己的。
再加上洞天福地的差距,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佛門和道門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還在以極快的速度拉大。
如今天夏的年輕人,幾乎都以投身道門為榮,太極宗每年一次的招生大會,簡直是所有天才少年的最高舞台,至於佛門,就隻能招收一些子弟後人,或者資質差一些的。
和二十年前一比,形勢完全相反,徹底逆轉。
李彌將老君山第四峰授予守常真人,今後道門飛升者皆可於此地修行,未來必將是老君山上最人多勢眾的一峰。
守常真人也不像周軒和王虎那樣急於收徒,隻要等待天夏一波接一波的道門飛升者即可,整個天夏都是其人才來源。
至於功法,李彌授以守常真人《長生訣》和《神霄無量造化經》,未來如果其他龍君對應的功法合適,也會有所傳承。
道門和太極宗的關係,自然更加親近,弟子之間也能互相轉移交換,並沒有門戶隔閡。
如此一來,老君山七峰已經全部安排完畢,整個太極宗的發展也將步入快車道。
安置完畢之後,李彌選擇了再次下山,前往大名府。
這一次的目標,是天罡星盧俊義。
盧俊義在水滸之中被譽為第一好漢,武力巔峰,完全可以對標三國中的呂布,還要勝過魯智深和武鬆一籌。
其本人也有一定的道義,算是可以挽救的魔星。
李彌大鵬變逍遙遊整整十五日,才算抵達了大名府。
大名府是皇宋朝的北·京,同樣非常繁華,居民數百萬。
李彌花了十日,方才敲定了盧俊義的位置。
並非是望氣術和定星盤失效了,而是盧俊義的命星已經有了遮掩。
李彌感應到了一位強大同道的存在,籠罩於大名府上,至少也是半步真君,甚至可能是三君五老之一。
很顯然,天罡星盧俊義已經是某位大能的棋子了,自己不可能再染指。
而李彌也通過自己的觀測,確定了這位大能的背景——神洲三仙山中的靈寶派。
隨著水滸大劫越來越近,天象和命運也就愈發混沌,所有用以推衍天機的功法和法寶作用都在衰減,而遠遠還沒有到極致。
可以說能夠搶下魯達和武鬆沒有受乾擾,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
李彌從大名府直接回返,然後將魯達和武鬆接上了老君山,自家弟子千萬彆被其他宗門給找到了,那可是大麻煩。
如此一來,老君山上已經聚齊了天孤星魯智深、天傷星武鬆和天速星戴宗,在水滸大劫之中,李彌已經搶先一步,收獲僅次於主持大劫的三君,估計還要勝過五老。
魯智深、武鬆和戴宗基本都是孤身一人修行,如今終於有了同伴,簡直樂開了懷。
在天夏,曆史和前世大有不同,漢朝延續了八百年,也沒有宋朝,水滸的故事根本沒有流傳開來,所以守常真人等天夏飛升者,也沒有認出來魯智深等人的根底,自當是李彌精心挑選尋覓的天才。
是的,魯智深和武鬆的修行資質都還在天生道體的葉長生之上,倒是戴宗這小子嚴重偏科,最早入門,如今還在三竅境界,但是踏雲步已然大成,開始了逍遙遊的修行。
一年後,上界接引符詔再次觸動,飛升者正是李彌的三弟子葉長生。
師徒重逢自然是一場大喜事,葉長生對著李彌一拜再拜,叩謝師恩。
一年時間變化不大,如今大師兄老貓五竅境界,二師姐出雲千代八竅境界,最接近飛升的反而是王虎的弟子,八極門吳少鐘,已經是九竅了。
衝和真人也已經七竅,郝真人六竅,扛起了道門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