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道家再入頂流,儒家好不容易迎來的“獨尊”地位,再次受到了挑戰。
儒士們也非常糾結,他們很想抵製這些突然流傳天下的修行法,但是他——真香啊!
尤其儒士們一個比一個有文化,修行的速度僅次於道士,遠在尋常人之上。
力量是真實存在的,功法是玄妙非凡的。
那麼怎麼辦呢?
很簡單,爭功。
既然道家不要臉的將十三傳道碑歸於老子名下,儒家也直接將十三傳道碑歸於是孔夫子的名下。
畢竟孔子他老人家奉行一個原則“有教無類”。
如今這十三傳道碑,直接聳立在大漢十三州,任何人都可以前去觀摩拓印,除了孔子他老人家,還能是誰?
一時間,儒道再起爭鋒,彼此之間激烈對抗,不過基本都是在打嘴炮。
道家勝在十三道法,都帶著或多或少的道門思想,這一點是根本毋庸置疑的;儒家勝在是顯學,天下儒士數量遠勝道士,而且掌握了輿論,一時間並不落下風。
因此這十三傳道碑究竟是老子所立還是孔子所立,根本爭執不下,但是大家並沒有心情打起來,而是迅速找一門最契合自身的功法,開啟了修行。
不愧是神人後裔,一個個資質遠超凡人。
張角是李彌見識到修行資質遠勝神洲界所有人,甚至還在嶽飛之上的恐怖存在。
但是在赤縣神州,張角的修行資質,其實連前十都排不進去。
幸而張角手中拿著的是李彌精心傳授,包含諸般解釋和問答的完整版《神霄無量造化經》和《太平要術》,而不是隻有功法原本的十三傳道碑版,才能在修行速度上壓製其他人一籌。
短短三載,已經從靠靈植堆到近乎金丹的層次,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元嬰後期修士。
就是這麼變態。
而且黃巾道在冀州大興,諸般符水將無數貧苦百姓救活,信眾高達數百萬。
且因冀州世家都將張角視作道門高真,紛紛邀請其上門講道,解釋諸般功法中的玄妙,因此對於黃巾道的傳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有不少世家豪門直接派後輩拜入張角門下。
一時間,整個赤縣神州沸騰,十三傳道碑徹底攪亂了原本平靜的大漢,十三功法成了整個大漢幾乎所有人追求的最高功法。
就連四方蠻夷,也紛紛想要求取一份拓印,用來修行。
隻是憑借十三傳道碑,李彌就收獲了海量傳道度,三年之間,直接80兆。
而且這還隻是開始,每一個神人後裔所能貢獻的傳道度,遠超凡人,約是百倍。
所以赤縣神州這個尚未開發的藍海,其潛力遠超神洲界。
而且現在,後天靈寶赤帝舟還在沉眠狀態,其九成九的潛力尚未激活。
當靈氣複蘇開啟的那一刻,神洲界才將會勃發到極盛狀態。
而現在,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的時間。
接下來從熹平元年到光和六年,十三道法在大漢境內徹底流傳開來。
哪怕是寒門或者小民,亦能修行對於資質要求最低的《太極長生經》,太極拳劍,有手就能入門。
武將們一般都會選擇《不滅玄功》、《太極長生經》或者《長生訣》。
文人和道士們的選擇就太多了,諸般妙法皆可修行。
大漢也在這十多年中,將十三門功法完成了分級。
其中最高妙者,是《宙極歲月經》,這是唯一一門可以操縱時間的道法,修行難度也極高,泱泱大漢,赤帝後裔,如今亦隻有百餘人可以入門。
接下來便是《太陽金真九煉法》、《神霄無量造化經》和《太極長生經》。
這三門功法,於大道的闡述比起其他更勝一籌,修行出來的威力也更加強大。
尤其是《太極長生經》,對於資質的要求最低,偏偏上限並不低,幾乎是十三道法之中最後歡迎的一部。
而大漢最頂級的人才們,紛紛選擇了同時兼修多門。
經過十多年時間,他們基本上都成長到了元嬰境界,少數佼佼者已然證得長生果位。
到了這一步,十三傳道碑上的碑文,已經到了儘頭,但顯然不是這些功法的上限。
人們期待著布下十三傳道碑的那位大能,能夠再次續上後麵的篇章,也有人發現了正在愈演愈烈的暗流。
在曾經的大漢,人道是一位的天地權柄,因此基本上隻有出將入相的大人物,方可證得長生果位。
如此一來,最頂級的人才想要長生,都必須向朝廷效力,互相內卷。
因此儘管赤縣神州如此廣袤,也幾乎沒有多少離心力,朝廷足以鎮壓一切反叛。
但是現在,隨著十三傳道碑的出現,人們驚喜的發現,隻要靠自身修行,便可證長生果位,哪怕隻是隱士,不沾染半點人道氣運。
如果有選擇,誰願意做狗?
如果有選擇,誰願意被他人驅使?
而且隨著各路天才憑借修行證得長生果位,中央和地方,朝廷和世家豪強的差距,正在急速縮小。
天下不少有識之士都能看出這一步來,但是卻無法改變。
十三道法已經普傳天下,如何還能追回?
況且各路世家豪強,都是受益者。
最大的受害者,唯有天子。
許多野心家更是發現了機會,千百年來壓在豪強世家之上的人道偉力,已經越來越輕了。
他們有了反手一擊的機會。
但是世家們不是泥腿子,自然不會在情況未名的情況下,直接下場。
如此一來,培養白手套已經成了共識。
而最大的白手套,有活力的民間團體,無疑就是——黃巾道。
如今的黃巾道,已經在張角的努力下,遍及大漢十三州,共三十六方,信眾加起來超過了十億。
一股足以改天換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