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諸侯討董,光陰一刀_傳道從太極拳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 > 第230章 諸侯討董,光陰一刀

第230章 諸侯討董,光陰一刀(1 / 2)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正文卷第230章諸侯討董,光陰一刀

天師道如今已經傳承三代,第三代天師正是張魯張公祺。

張魯將天師道改組五鬥米教,個人道行還徘徊在元嬰後期,尚未證長生果位。

李彌將神洲界正一道的符籙之道傳授給了張魯。

為什麼李彌上來找的是張角和張魯?

自然是儒道之爭。

如今儒道大勝,黃老之學已然丟失了上層陣地,被迫改頭換麵,沉入下層。

原本曆史上,黃巾起義是道家一次掀桌子的反抗,在被鎮壓之後,儒家就在中國奠定了絕對的優勢,再無任何其他學派可以抗衡。

儒家本質上是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禮法體係,固然有利於統治者建立起長期穩固的統治,代價卻是不斷扼殺華夏開拓進取的精神。

漢末的儒,還在盛行公羊派大複仇主義,屬於青年期的儒家,尚有血氣之勇,等到了宋儒明儒清儒,那是一步步將脊梁骨打斷,徹底跪倒在地,成為權貴的走狗。

總之,赤縣神州之中,儒家是道家也是李彌最大的敵人,必須將其從上層建築之中徹底驅逐出去。

因此李彌的諸般道法,先傳道門,再傳武將,最後才是少許文人。

文人不等於儒家,法家名家雜家陰陽家皆可歸於此類。

若是赤縣神州一場人道爭龍,最終還是儒家占據主流思想,上至朝堂,下至民間,那麼李彌就隻能收獲徹頭徹尾的失敗。

不過在有超凡力量的世界,儒家的先天缺陷非常大。

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就足以將絕大多數儒士隔絕在修行體係之外。

隻要不建立起所謂的“儒道”體係,什麼秀才紙上談兵、舉人出口成章,進士唇槍舌劍之類的花活,在即將掀起的靈氣複蘇大潮之中,儒家的衰敗是注定的。

張角在冀州,張魯在蜀中,兩家道門勢力已然入局,那麼第三家,便是邊地——涼州。

東漢末年,涼州一直是最主要的戰場和殺戮之所。

羌人是這個時代最強橫的蠻夷,屬於西狄中的一支,值得一提的是四方蠻夷,身上同樣流淌著赤帝族人的血脈,隻不過在漫長時間的變化中,逐漸丟失了文明,融入了野蠻。

李彌在羌人之中,傳授了速成第一的《降魔度厄功》,在這苦寒的蒼涼大地之上,一支強大到極致的如同野狼般的軍隊,即將粉墨登場——西涼鐵騎。

然後,李彌前往了並州。

這裡即將誕生三國第一的猛將,亦是漢末三大騎兵之一——並州狼騎的起源地。

李彌在這片大地之上,傳授了煉體第一的《不滅玄功》。

然後是幽州,大漢北方和鮮卑接壤的邊境。

這裡同樣是漢末三大騎兵之一——白馬騎兵的起源地。

李彌在這裡,授以《乾坤六極功》。

然後是青州,大漢世家豪強壓迫最深的地方。

李彌在這裡,授以《長生訣》。

然後是兗州,李彌授以《五行玄真經》。

然後是徐州,李彌授以《太陽金真九煉法》。

然後是豫州,李彌授以《生死輪回功》。

然後是揚州,李彌授以《大夢心經》。

然後是荊州,李彌授以《宙光歲月經》。

然後是交州,李彌授以《靈寶經》。

然後是司州,李彌授以《太極長生經》。

冀州和益州,亦有《神霄無量造化經》和《上清大洞真經》普傳。

大漢十三州,十三種直指長生境界的功法,李彌皆直接以袖裡乾坤摘星秘術,捉拿山巒,演化石碑,立於通衢左近,任何人皆可前來觀摩,並刻錄修行。

這十三傳道碑,皆是李彌以傳道度演化的地級法寶,唯一的作用就是普傳大道。

除非有人修行至大乘境界,否則根本無法破壞。

凡大漢之人,若有能力周遊四方,不但可以從本州傳道碑上領悟道法,亦可前往其他州的傳道碑,選擇一門最適合自身的功法。

當然,李彌給張角和張魯準備的,還包括了長生之後的劫法修行,而且更有不少隱秘傳承和秘術,類似於教材和教案的區彆。

十三州傳道碑幾乎是在一年時間內同時現行在大漢十三州首府,自然第一時間引起了幾乎所有大人物的注意力。

“陛下,陛下,天降傳道石碑,立於太學之前,其高百丈,上有無數玄妙道文,闡述修行之妙,其名為《太極長生經》,遠較皇室傳承秘法更為高妙!”

中常侍張讓捧著一方蜀錦,其上拓印著完整的《太極長生經》,快步向漢靈帝劉宏走來。

劉宏快速看完《太極長生經》,眼前一亮“天降如此神石,豈非天佑大漢乎?”

“如今太學已經有許多學子市民聚集,爭相拓印,如此妙法,豈能普傳?”張讓提醒道“天子當速速封閉太學,隔絕神石!”

“不錯,快去!”劉宏恍然大悟。

然而當執金吾帶著一眾緹綺趕赴太學之時,此地早已經水泄不通,《太極長生經》更是被拓印出了上千份。

雖然執金吾強行封鎖了太學,將神石遮掩起來,但是為時已晚,《太極長生經》已經在雒陽城中普遍大範圍流傳開來。

與此同時,大漢其餘十二州亦是如此,如此天降神石,隻要以一方布帛蓋上,便可瞬間完成拓印,如此快捷方便,根本無法封鎖。

這十三部功法,無論任何一部,都遠較赤縣神州的修行法高妙,而且高屋建瓴,搭建起了完整的修行體係,遠遠比現在的成熟。

整個大漢都沸騰了起來。

赤縣神州雖然極其廣袤,但是由於都是神人後裔,翻山越嶺如履平地,一日夜行數千裡之事非常等閒,因此消息流通的速度非常快。

因此隻是短短三年,整個大漢的世家,幾乎人手集齊了十三傳道碑之上的天降神功,豪強也至少能將附近數州的傳道碑上功法記錄下來。

這無疑對於大漢是極大的變革。

首先便是道法的大興。

十三門傳道碑上的功法,哪怕是不滅玄功這等修行身體的功法,亦需掌握道門修行理論,更彆提諸般符籙之道了,非道士不可能入門。

赤縣神州原本幾乎被逼上絕路的道家,突然發現時來運轉了,第一時間將十三傳道碑鼓吹為“老子傳道天下”,為道家擴大影響力。

無論是皇室,還是世家豪強,紛紛延請道士上門來解讀諸般道法,畢竟全靠自己修行,有很多概念都不懂,跟聽天書一般,很難入門。

一時間,道家再入頂流,儒家好不容易迎來的“獨尊”地位,再次受到了挑戰。

儒士們也非常糾結,他們很想抵製這些突然流傳天下的修行法,但是他——真香啊!

尤其儒士們一個比一個有文化,修行的速度僅次於道士,遠在尋常人之上。

力量是真實存在的,功法是玄妙非凡的。

那麼怎麼辦呢?

很簡單,爭功。

既然道家不要臉的將十三傳道碑歸於老子名下,儒家也直接將十三傳道碑歸於是孔夫子的名下。

畢竟孔子他老人家奉行一個原則“有教無類”。

如今這十三傳道碑,直接聳立在大漢十三州,任何人都可以前去觀摩拓印,除了孔子他老人家,還能是誰?

一時間,儒道再起爭鋒,彼此之間激烈對抗,不過基本都是在打嘴炮。

道家勝在十三道法,都帶著或多或少的道門思想,這一點是根本毋庸置疑的;儒家勝在是顯學,天下儒士數量遠勝道士,而且掌握了輿論,一時間並不落下風。

因此這十三傳道碑究竟是老子所立還是孔子所立,根本爭執不下,但是大家並沒有心情打起來,而是迅速找一門最契合自身的功法,開啟了修行。

不愧是神人後裔,一個個資質遠超凡人。

張角是李彌見識到修行資質遠勝神洲界所有人,甚至還在嶽飛之上的恐怖存在。

但是在赤縣神州,張角的修行資質,其實連前十都排不進去。


最新小说: [娛樂圈]穿越女團的求生日常 港城大美人[1988] 權臣他總想以下犯上 這不是我要的HE 夫妻齊穿!抄家後靠囤貨逆襲打臉 棱鏡之境 平民到皇帝我隻用一成實力 大明夜天子 廢太子的早死原配 心機表妹上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