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張角手中拿著的是李彌精心傳授,包含諸般解釋和問答的完整版《神霄無量造化經》和《太平要術》,而不是隻有功法原本的十三傳道碑版,才能在修行速度上壓製其他人一籌。
短短三載,已經從靠靈植堆到近乎金丹的層次,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元嬰後期修士。
就是這麼變態。
而且黃巾道在冀州大興,諸般符水將無數貧苦百姓救活,信眾高達數百萬。
且因冀州世家都將張角視作道門高真,紛紛邀請其上門講道,解釋諸般功法中的玄妙,因此對於黃巾道的傳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有不少世家豪門直接派後輩拜入張角門下。
一時間,整個赤縣神州沸騰,十三傳道碑徹底攪亂了原本平靜的大漢,十三功法成了整個大漢幾乎所有人追求的最高功法。
就連四方蠻夷,也紛紛想要求取一份拓印,用來修行。
隻是憑借十三傳道碑,李彌就收獲了海量傳道度,三年之間,直接80兆。
而且這還隻是開始,每一個神人後裔所能貢獻的傳道度,遠超凡人,約是百倍。
所以赤縣神州這個尚未開發的藍海,其潛力遠超神洲界。
而且現在,後天靈寶赤帝舟還在沉眠狀態,其九成九的潛力尚未激活。
當靈氣複蘇開啟的那一刻,神洲界才將會勃發到極盛狀態。
而現在,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的時間。
接下來從熹平元年到光和六年,十三道法在大漢境內徹底流傳開來。
哪怕是寒門或者小民,亦能修行對於資質要求最低的《太極長生經》,太極拳劍,有手就能入門。
武將們一般都會選擇《不滅玄功》、《太極長生經》或者《長生訣》。
文人和道士們的選擇就太多了,諸般妙法皆可修行。
大漢也在這十多年中,將十三門功法完成了分級。
其中最高妙者,是《宙極歲月經》,這是唯一一門可以操縱時間的道法,修行難度也極高,泱泱大漢,赤帝後裔,如今亦隻有百餘人可以入門。
接下來便是《太陽金真九煉法》、《神霄無量造化經》和《太極長生經》。
這三門功法,於大道的闡述比起其他更勝一籌,修行出來的威力也更加強大。
尤其是《太極長生經》,對於資質的要求最低,偏偏上限並不低,幾乎是十三道法之中最後歡迎的一部。
而大漢最頂級的人才們,紛紛選擇了同時兼修多門。
經過十多年時間,他們基本上都成長到了元嬰境界,少數佼佼者已然證得長生果位。
到了這一步,十三傳道碑上的碑文,已經到了儘頭,但顯然不是這些功法的上限。
人們期待著布下十三傳道碑的那位大能,能夠再次續上後麵的篇章,也有人發現了正在愈演愈烈的暗流。
在曾經的大漢,人道是一位的天地權柄,因此基本上隻有出將入相的大人物,方可證得長生果位。
如此一來,最頂級的人才想要長生,都必須向朝廷效力,互相內卷。
因此儘管赤縣神州如此廣袤,也幾乎沒有多少離心力,朝廷足以鎮壓一切反叛。
但是現在,隨著十三傳道碑的出現,人們驚喜的發現,隻要靠自身修行,便可證長生果位,哪怕隻是隱士,不沾染半點人道氣運。
如果有選擇,誰願意做狗?
如果有選擇,誰願意被他人驅使?
而且隨著各路天才憑借修行證得長生果位,中央和地方,朝廷和世家豪強的差距,正在急速縮小。
天下不少有識之士都能看出這一步來,但是卻無法改變。
十三道法已經普傳天下,如何還能追回?
況且各路世家豪強,都是受益者。
最大的受害者,唯有天子。
許多野心家更是發現了機會,千百年來壓在豪強世家之上的人道偉力,已經越來越輕了。
他們有了反手一擊的機會。
但是世家們不是泥腿子,自然不會在情況未名的情況下,直接下場。
如此一來,培養白手套已經成了共識。
而最大的白手套,有活力的民間團體,無疑就是——黃巾道。
如今的黃巾道,已經在張角的努力下,遍及大漢十三州,共三十六方,信眾加起來超過了十億。
一股足以改天換地的力量。
226
張角在修行上的天分已經非常非常變態,但還不及他當神棍的天賦。
張角無師自通的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道官體係,將修行和權柄合二為一,各方渠帥同時執掌神權和官權,尤其是遠離冀州的其他地方,一個個渠帥相當於是分封一方的諸侯,可以自由發展信眾,擴張地盤。
他們唯一的聯係,就是都是大賢良師張角門下弟子。
如此一來,儘管黃巾道組織度迅速下降,但是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到了整個赤縣神州。
而黃巾道擴張如此迅速,最大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重視底層小民。
赤縣神州子民都是神人後裔,壽命普遍在一兩百歲,力量和速度也遠超凡人。
但是他們並不能因此擺脫壓迫,反而因為有力,成了背負更重大山的牛馬。
儘管他們可以種植更多的糧草,一人耕種一千畝輕輕鬆鬆,但是他們的飯量也遠超凡人,糧食,還是不太夠吃。
皇帝、世家、豪強……
賦稅、勞役、劫掠……
一層層壓迫在他們頭頂,使得小民的生活非常艱難。
他們沒有任何靠山,隻能任人壓迫。
直到黃巾道的到來。
黃巾道,不但施符水救人,更是敢於代表小民同豪強抗爭,加入了黃巾道,就有了靠山。
其中佼佼者,更能被培養為黃巾力士,甚至拜入大賢良師門下,修行道法。
因此黃巾道以吹氣球般的速度膨脹成了一個巨人。
但是張角已經有些駕馭不住這個龐然大物了。
他隻能掌控三兄弟麾下,位於冀州左近的五方,其他三十一方,名義上都是黃巾道,但卻隻是名義。
隨著黃巾道的擴張,和各地豪強乃至於世家的矛盾也越來也大。
朝廷麵對動不動就糾結上萬人暴動的黃巾道,態度也逐漸強硬,趨向於鎮壓。
更有世家在背後煽風點火,激化矛盾。
張角逐漸察覺,黃巾道這個巨人,已經擴張到了極致。
想要再進一步,唯有推翻朝廷,建立地上道國。
當年太極道人的告誡,唯有“代天宣化,普世救人”,卻沒說不讓他造反。
於是張角在思考了很久之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反了他娘的!
自古以來造反者都要有一個響亮的口號,也是造反的綱領。
張角再次思考很久,最終拿出了一個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蒼天,便是老天爺,曆代天子的爹。
張角不打算繼續當老天爺的兒子了,他決定建立地上道國,對應的便是黃天。
然後,李彌前往了並州。
這裡即將誕生三國第一的猛將,亦是漢末三大騎兵之一——並州狼騎的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