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疆國,比靈山腳下,更像極樂世界。
唐三藏好奇的在疆國巡遊考察,最終發現了一本《赤旗大同經》。
他發現,這才是對眾生之道最好的踐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眾生不需要神佛去拯救,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拚搏努力。
神佛要做的,隻是給眾生一個良好的環境,不要將他們視作螻蟻,視作魚肉,視作園圃。
然而神佛們做不到,他們的香火功德願力,皆自眾生而來。
若眾生脫離了神佛還能過的很幸福,那麼神佛反而就無法幸福了。
神佛表麵上無所不能,是眾生的拯救者和希望,實際上卻是眾生的寄生蟲。
唐三藏在疆國住了下來。
又五十年,終於將大同之道和佛法融合在了一起。
而且也領悟到了一個根本道理。
根本沒有什麼佛法道法的區彆,或者說“佛本是道”。
佛陀亦可稱大覺金仙,佛,隻是道的一條支流罷了。
超脫了佛法的製約,方可再進一步,真正的不假於外物。
唐三藏大徹大悟,寫了《釋道同源經》。
修行此法,不再需要香火願力,徹底擺脫了舊有的約束,走上了全新的道路。
唐三藏開始在疆國立道院,傳真經。
又三十載,疆國大治,唐三藏培養出來了弟子八十人,俱為大德。
隨後帶著眾弟子回返中土,此時距離西天取經,已經過去了整整兩百年。
東土大唐,已經進入了衰敗,節度使到處割據,戰亂不休。
唐三藏帶著弟子,以《釋道同源經》普傳天下,中土佛門興起。
又一百年,源朝建立,開國皇帝正是唐三藏的一位弟子。
東土踐行《釋道同源經》,以眾生為本,改天換地,掃黑除惡,大興。
在源朝建立之後,天庭得到的功德香火大大降低,削減了三成。
天庭多次派遣天兵天將下界討伐,都被源朝修士擋了回去。
唐三藏堪稱定海神針,一人便可對戰諸多天王,雖然不殺一人,卻感化了不少天兵天將。
天庭忌憚於孫悟空的“開天辟地”,一直不敢對源朝動真格。
又八百年後。
源朝大興,不但一統南贍部洲,並且開始向其他三大部洲進軍。
此時的源朝在唐三藏之下,已經有大覺金仙十二位,金仙上百,戰力並不亞於天庭和靈山。
而且唐三藏和孫悟空堪稱絕代雙驕,哪怕玉皇大帝、彌勒佛祖,都無法壓製。
勢大難治。
到了這一步,三界不知多少人懷念如來。
而三界之外,輪回大道之中,如來和李彌的大道之爭,也終於到了最後時刻。
如來在輪回之道上,領悟比李彌多了上億年,因此一直以來都處於上風。
然而關鍵時刻,李彌直接變化盤古法身,直接將大道源流打亂,重新洗牌,一切都從頭開始。
因此如來一直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而隨著時間推移,李彌對於輪回之道的領悟卻越來越深,逐漸完成了對如來的反超。
當然,整個過程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要素。
那就是這裡的輪回大道,並非諸天萬界的真實大道,而是太上顯化。
李彌是太上的嫡傳,於太清太極之道,資質最高,感悟輪回之道,也並無隔閡,堪稱水到渠成。
而如來始終無法跳出三界之外,得見諸天萬界真實,因此固然多了億年道行,卻始終是鏡中花、水中月。
雙方大道之爭千年,如來卻始終猜不出對手究竟是誰。
三界之中,何時跳出來這樣一位大能?
比孫悟空神秘的多。
不過如來終於知道了孫悟空一身道法是如何修來的,必然是這位李彌傳授。
兩人的變化如出一轍,而且李彌的盤古法身更加恐怖。
如來無數次被盤古法身的開天辟地做擊敗,無數次輪回,卻始終無法擺脫這種宿命。
最後,終於被逼到了絕境。
輪回之道的權柄,已經被李彌占據了大半,再被打殺一次,如來就要徹底被驅逐出去。
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輪回之道的權柄,麵對恐怖的開天辟地,如來根本沒有抵擋的可能。
“道友你,你莫非是太上?”最後一刻,如來終於看破虛妄,得見真實,而這個消息令他絕望。
麵對太上道祖,他根本沒有反手之力。
因為他的一身道行,甚至整個三界,都是太上造化所得。
李彌沒有回答,他心中已經有了一絲明悟。
隻是再次變化盤古法身,一斧劈出,再演地火風水,開天辟地!
如來不再抵抗,金身寂滅,從輪回之道之中徹底消散。
自此,三界再無如來。
李彌執掌了輪回之道權柄,晉升成了“道君”。
不過李彌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道君。
如來一死,太上的試煉自然而然終結,這一局,終究是自己贏了。
回返三界之中,現狀也令李彌非常滿意。
唐三藏和孫悟空,已經是徹底無法壓製了。
佛法的超然徹底被洗去,如今《釋道同源經》遍及天下,世間大覺金仙,已然多於佛陀。
李彌重新變化太上,晉升道君之後,他終於尋找到了八景宮。
於八景宮上敲響鐘聲,三界證得大羅果位的大能紛紛前來。
上一次太上道祖於八景宮招集群仙,還是建立天庭之時,距今已經十二億載。
以玉皇大帝為首,東華帝君、彌勒佛祖、鎮元子大仙、燃燈古佛、唐三藏、孫悟空等對著太上拜倒在地,皆口稱“太上道祖!”
“自老道化胡為佛,已經十萬八千元會,如今當正本清源,歸於道門。”李彌開口道“唐三藏,你上前來!”
唐三藏大步上前,雙手合十。
如今的他已經晉升至大羅金仙中期,也是三界有數的大能。
“從今日起,便由你來統率釋門,此有《輪回本願經》一部,便賜予你!”
這部《輪回本願經》,正是李彌和如來千年大道之爭之中,所領悟的以輪回之道為本源的一部經卷。
唐三藏鄭重接過,來自太上道祖的認可,於他而言,終於是撥雲見日。
彌勒佛祖麵色凝重,卻不敢反駁。
“孫悟空,你上前來!”
孫悟空在太上道祖麵前,也不敢有任何小動作,恭恭敬敬。
“玉帝執掌天庭已曆十萬元會,如今三界鼎革,便以你來代天帝之尊位,如何?”
如今的李彌,無論是境界、道行還是戰力,都蓋壓三界,又以太上之尊位,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製約。
玉帝麵色入土,渾身顫抖,卻同樣不敢有任何質疑。
“弟子遵命!”孫悟空大喜。
當年大鬨天宮,踏碎淩霄,卻沒能奪了玉帝的鳥位,最終被如來鎮壓,是他畢生最大的恥辱。
如今如來入滅,唐三藏做了釋門掌教,自己也當了天帝,當真是圓滿了。
“去吧!從今日起,修持正法,方可得見彼岸,否則便是老道,也救不得爾等!”李彌最後告誡了一句。
一眾大能全部散去。
李彌走下紫青雲台,轉身稽首“貧道見過太上!”
雲台之上,果然現出太上法駕,而李彌終於恢複了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