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我以凡人之身證道超凡!
青山秀水。
層層峰巒疊嶂。
一眼望去,一座座山峰聳立,林木茂盛,又有雲霧在林間繚繞彌漫,道觀樓閣若隱若現,神秘,而又縹緲。
“這就是武當山,果然不愧是道教名山……”
唐離背著背包,踏立在山門前,看著山上景觀,口中感歎。
經過一路旅程,唐離來到了武當山。
“唐師傅。”
陳師紀出現在石道上,踏步而至。
“陳道長,叨擾了。”唐離向陳師紀抱拳行禮道。
“哈哈,唐師傅客氣了。能招待唐師傅這等人物,該是我的榮幸才對。”陳師紀平日裡,性情幽默、親和,道“聽聞唐師傅蒞臨武當,觀主也很欣喜,想與你一敘。請隨我來。”
陳師紀帶著唐離進山。
武當派宗門並非景區,位於後山,環境幽靜,一路石道蜿蜒,兩側山林中,偶爾有鬆鼠、錦雞等動物出現,白霧彌漫,有著種自然、合諧的意境。
不多時,一座道觀呈現在視線中。
道觀恢弘古雅,占地廣闊,山崖間,一座座樓宇、觀閣坐落,與世隔離,幽然、清淨。
大殿青石廣場上,有道人排成隊列,正在演練太極,整齊劃一,行雲流水,不著煙火,有種出塵之意。
“師紀,這就是在古武交流會中,技壓群雄,一舉奪魁的武學奇才,唐離師傅?聞名不如見麵,果然神氣內斂,一表人才。貧道張一清,見過唐師傅。”
殿閣會客廳中,一位道人,帶著數人,迎接唐離。
道人麵容清臒,留著長須,身材修長,穿一身樸素道袍,平和,而又寧靜。
他是武當派當代觀主,張一清。
“見過張觀主。”唐離回禮道。
張一清引唐離落座,讓人奉上清茶。
茶香彌漫。
唐離品茶,與張一清談論、請教傳武,及道學。
相談甚歡。
“如今,像唐師傅這樣對傳武、道學感興趣的年輕人不多了。唐師傅若有興趣,不妨在觀裡多住幾日,觀裡收藏了一些書籍,你有空可以看看,或許對你的修行,會有所裨益。”
張一清道。
“多謝觀主。”
唐離在武當山留了下來。
……
……
鬥轉星移。
晝夜交替。
唐離在武當山裡,看書修道。
武當派傳承悠久,藏書閣裡,也收藏著道學、武術,及人物傳記許多古書文獻。
比如武當祖師張三豐。
張三豐,乃是在華夏武學史上,都有著濃墨重彩的傳奇人物,一代宗師。
據書中記載,根據可查證的記錄,張三豐至少壽一百二十餘年,百歲高齡之時,依然鶴發童顏,精神瞿爍。同時,張三豐也是位百年不遇的武學奇才,一生難逢敵手,開宗立派,創立武當。關於這位傳奇宗師的最終去向,也是有著各種猜測、傳說。有人說他曆經數朝,壽五百年,才兵解離世;有人說他飄然歸隱,甚或遠渡海外,尋求修真之道;甚至有人稱,這位武道宗師,以武入聖,拳破虛空,飛升成仙。
張三豐的傳說,是否印證著,武學之上,真得有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來,又有著諸多傳說般的人物,他們,又究竟達到了怎樣的境界?
唐離也不由想到了古武文化交流會。
在這場交流會中
也湧現出了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武學之才。
誠然,當今之世,傳武已不如往昔璀璨、鼎盛。
但依然有著星星之火。
……
晨曦傾灑。
山林間,白霧沉浮彌漫,枝葉上,滴著水珠,空氣清新,而又寧靜。
唐離踏步在石道上。
他沒有負重。
也並未晨跑、鍛煉。
隻是靜靜地感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