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今年是是舒窈嫁到桂莊的第二年。
與去歲一樣,今年的大年初二,舒窈依舊沒有回娘家雉水到濟南一千三百裡路,除非婆家的年不過了,不然怎麼回
不過舒窈卻不再有去歲的沮喪臘月二十五,打山東趕回來的陸虎、曉喜因要回謝老太爺問話雖不得閒親自來,卻是使錦書送來了她叔叔舒瑜給她公公李滿囤的禮物和一封信。
信裡她叔叔提出來年三月二十二接她回娘家,然後她公公同意了。
舒窈心裡明白她叔叔早不來晚不來,偏現在來信,都是因為謝家封誠意伯,她女婿李貴中的姐姐紅棗封伯世子夫人的緣故她叔想通過她維係跟誠意伯府的關係。
非常的現實功利,但舒窈依舊心存感激。
既然,舒窈如此想她叔願意勞師動眾地接她回去,想必除夕祭祀,即便她祖父外放不在家,也不至於短了她爹娘的紙錢香火。
如此就很好
而更好的是未來,不管她丈夫李貴中能否出人頭地,什麼時候出人頭地,但凡有誠意伯府在,她爹娘一年四時的祭祀就短不了。
她這回真是沾了紅棗姐姐的大福氣。
生平頭一回,舒窈覺得自己運道不錯,有些福份,嫁對了人家當初與她保媒的謝子安跟紅棗,都是她的貴人。
次日臘月二十六,一清早,陸虎又同著錦書來替紅棗送年禮,舒窈見狀不免愈加感激為交通不便,李貴中給嶽家的年禮早在冬月中旬就隨甘回齋年前的最後一批貨捎去了山東,而舒家的回禮也在臘月二十隨甘回齋的商隊回到了雉水。
至於昨兒的信和禮物,根本就是她叔的臨時起意。
陸虎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即便明知年底驛站已停,但依舊於第一時間送來了信。
待聽到陸虎告訴李滿囤說為儘快給老太爺捎謝子安從京裡帶回的消息和預備謝知道年後來家,正月初六便要再次出發去山東,可以捎信,舒窈就更高興了正月多忌諱,她公公給她叔的回信勢必年前就交給陸虎。
如此再不必擔心夜長夢多,平生變故。
打發陸虎家去看望父母後,李滿囤看著八仙桌中間的四隻雕花匣子和王氏笑道“冬月裡女兒女婿捎來的六石陝西黑米、紅米、小米就非同尋常,剛年禮裡的萬年貢米、響水貢米、東蘭墨米、顆砂禦米光聽名就知道稀罕,且各樣隻得十斤,可見難得。”
不然以他女婿的大方勁兒,不會巴巴地隻拿幾斤米來。
說著話,李滿囤打開一隻匣子,入目一張書了“萬年貢米”的紅紙名貼。
李滿囤拿起名帖上上下下細看一遍,轉遞給李貴中道“這是你姐夫的字,你好生收著。”
女婿的字,他這輩子是學不來了,現就希望兒子能見賢思賢,學到點皮毛。
解開匣子裡裝的本色細布口袋,李滿囤下意識地一聲輕呼“好香”
這萬年貢米沒煮都這麼香,李滿囤內心感歎煮起來還得了
王氏聞香而來,讚歎道“果然不一般這米不隻聞起來香,模樣也俊,細細長長的,嗯,跟咱們家常吃的米比起來,可算是鶴立雞群。”
江州本地產圓米,萬年貢米卻是長米,王氏的形容不是一般的形象。
舒窈聞言繃不住就抿嘴笑了,笑出了臉上的小酒窩。
李貴中難得見舒窈這麼高興,湊趣笑道“娘,您還知道鶴立雞群啊”
“怎麼不知道”王氏不滿意兒子的輕視,告訴道“去歲你奶過六十大壽,戲班子演的那個舉案齊眉裡不就有這個詞”
“我雖是第一次聽這折戲,但先前在你姐家見過仙鶴,一下子就記住了”
“原來是這樣”李貴中恍然道“我說呢”
“那你以為是什麼”王氏反問。
李貴中笑“我以為娘讀了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
王氏剛問了一句,李滿囤已然喝道“貴中,你又看閒書”
偷看就算了,還來他麵前嘚瑟,這兒子不管不行了
聞聲李貴中表情一下子僵住,不敢多待,丟下一句“爹,娘,我今兒的功課還沒做,我用功去了”
竟是一溜煙跑了。
舒窈扶額,不忍直視。
李滿囤氣笑“跑得倒快”
王氏勸“這都臘月底了,老爺,一年到頭的,你讓貴中也鬆散鬆散”
兒子已經夠用功的了,王氏心說這樣的天,都還每天跑圈溫書。
李滿囤內心其實挺認同王氏的看法,嘴上卻搶白道“慈母多敗兒”
王氏
想想氣不過,王氏反駁道“俗話說飲水思源。那什麼新語,哪兒來的還不是老爺使銀子錢買來的”
顧忌男人的麵子,王氏忍下了到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李滿囤
為了夫綱,特彆是還當著兒媳婦,李滿囤覺得有必要跟王氏掰扯清楚。
“嗯”李滿囤清清嗓子,告訴道“這個世說新語雖算不是經史子集,但也比一般子虛烏有的話本不同這書寫的是魏晉朝名士的言行軼事,可作晉書、宋書等史書的補充來看。”
“隻貴中年歲還小,一本春秋尚未讀通,哪裡就論到了魏晉他看世說新語,嗬”李滿囤不客氣地嘲笑道“就是俗話說的外行看熱鬨”
至於他,縣試、府試四書五經默寫全對的李滿囤驕傲當然是“內行看門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