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平生頭一回當著一眾大儒書法,謝知道跟臘月底進宮麵聖一樣緊張得鼻尖出汗。
不過到底是朝過聖的人,謝知道很知道自我開解。
怕什麼,謝知道自我安慰地想他這個伯爵原就是享的子孫福。隻他自己,才得一個舉人。
今兒在場一應人中,除了孩子,原就數他沒學問,即便一會兒寫出平生最高水平,跟衍聖公、楊章銓、董守圭、張介、劉祖昌、周文方、元維、孟輝這些人還是不能同日而語。
如此即便沒發揮好,也沒啥,橫豎都是扛榜了。
由此又緊張什麼
現在應該緊張的是子安才對。
先有孫子謝尚那塊碑珠玉在前不說,子安自己也是正宗的兩榜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現又做那麼大一個官,一會兒沒寫好可就丟人了。
謝知道原就隻打算書一塊“至神宜性”的四字匾。
幾個字,謝知道原是練了幾年,早已熟悉到閉著眼睛都能寫。
當下雖有些許緊張,且還分心想了一回兒子,但等書成,謝知道瞧著卻是比他家常一應練習都好,不免納罕書法不就講究個氣閒神定嗎怎麼他緊張著緊張著,還更好了這是個什麼道理
不過,不管怎麼說,他的任務完成了。下麵就看子安的了
衍聖公看謝知道這張字骨力勁健,凝練結實,是典型的柳楷,下意識地打量謝知道、謝子安和謝尚,心說觀字識人。
柳體藏鋒入筆,回鋒收筆,內斂含蓄,穩健厚重,不似歐楷露鋒入紙,形神外露,利落灑脫。似謝尚,他人年青,習歐書原是自然,就不知道謝老伯爺年青時的書法字體是怎樣的習柳公權是他天生的脾性,還是年歲閱曆長後的改弦易轍
仔細看這謝老伯爺的眉眼和謝尚很想象啊
嗯,謝尚跟謝子安長相更想象,對了,先謝子安奉旨去他家祭拜時,書的就是歐楷。
這麼看謝子安、謝尚父子的書法倒是一脈相承了他父子原是一個更比一個的風流倜儻,春風得意,連帶的字也是行雲流水,瀟灑天成。
對比兒孫,老伯爺科場確是沒甚建樹,或許就是如此,才練了柳公權。
不管內裡如何雜念紛紛,人前衍聖公隻管點頭誇讚“至神宜性,好”
至神二字出自他先祖孔聖編的易傳係辭傳上第十章。
世人都知論語為他孔聖與其弟子語錄,甚少人知道孔聖於易的貢獻尤勝論語。
孔聖之前易隻是卜筮之書,是孔聖三次問禮於老子,為易寫易傳,將易提升到經的位置,位列五經之首。
孔聖本人也成為繼伏羲氏、周文王之後易的第三作者。
孔府家學自然也有易學,孔紹熙本人其實也是個易學高手。對於平地得泉這樣的稀罕事,孔紹熙個人是有些不著邊際的想法的。隻他天下文官首的地位在那兒,言辭得注意道統、政統,得對鬼啊神啊的敬而遠之。
九成宮醴泉銘中原有“至神宜性”一句,但文裡出出經典,名句甚多。
孔紹熙沒想謝知道獨取了這一句,不免將其認定為一個易學同好。
待想起山東官場謝子安善看相的傳言,孔紹熙自又認定了謝家家學淵源,於易有些體悟見識。
再場的人,甭管五經治的哪部,易都是倒背如流的,衍聖公隨口一讚,就都省到了,跟著紛紛讚道“這醴泉可不就是聖上德通天下,至神之故”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