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戲台換場之間,照臨送上第二道熱菜一個湯鍋,報菜名“清燉獅子頭”。
不是紅燒獅子頭嗎
孔紹熙聞言一怔,轉即猜想謝家這是為規避他孔家四喜丸子的風頭嗎
無論他家的四喜丸子還是謝家的獅子頭在根本上都是豬肉丸子。
豬肉丸子是簡單的家常菜,家家會做左右不過是把豬頭肉剁碎,添加上蓮藕、荸薺等配菜,甚至乾脆什麼都不加,隻用薑蔥去腥,揉捏成丸狀後或煎或炸或紅燒或清蒸,總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整熟就成。
由此即便是他家的四喜丸子所用食材也不過是於豬肉、荸薺之外額外添加了一點冬菇提鮮,再就是拿雞蛋代替生粉做黏合方便丸子定形。
單以食材論,他家的四喜丸子其實並不出眾。現之所以能名揚天下占的不過是名字“四喜”之口彩。
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人生喜事莫過於“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四大喜。
他家的豬肉丸子以此為名,且一碗必是四個,這便就迎合了世人年節團圓慶賀時好上加好,“四四如意”的心理,成了節慶酒席的重頭菜。
似謝家的豬肉丸子名“獅子頭”,雖說出自隋唐,有些曆史掌故,添與宴席上有“佩九獅帥印”之古意,但到底不及他家的“四喜丸子”深入人心,窮富鹹宜,天下聞名。
隨著鍋蓋揭開,看到一口湯鍋裡除了幾根漂浮的綠菜葉外就隻一個,一個個頭足抵他家四喜丸子四個的雪白大肉丸子,孔紹熙禁不住讚歎好大這麼大太大了
難怪要叫獅子頭,孔紹熙心說原來這肉丸子除了外形絨絨抖抖似獅子外,個頭也是碩大無比,似極了獅子的大頭。
果然還是“百聞不如一見”。
似前人筆記記載唐郇國公韋陟命名“獅子頭”時就隻以聊聊四字“賓客歎服”描述賓客初見到“獅子頭”,嗯,彼時還不叫“獅子頭”,還叫“葵花斬肉”時的反應,可見這筆記之人其實也隻是道聽途說,未曾見過“獅子頭”真容,不然隻一句“歎其大也”,豈不清楚明了
“請,請”
看謝知道不是拿著筷子,而是拿著小湯勺禮讓,孔紹熙即刻明白謝家這獅子頭得用勺舀。
趕緊地換筷為勺,孔紹熙轉對著湯鍋沉吟據中饋錄記載,謝家獅子頭豬肉用的是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肋條,原就比他家四喜丸子用的二分肥八分瘦的五花肥膩。
且這丸子表麵白花花的,一看就是清湯下鍋,沒經過油鍋炸油,嘖,這肥膩,可想而知這個,這個凹凸表麵嘟嘟鼓出來的,其實就是肥肉丁吧。
嘶,孔紹熙倒吸一口涼氣,心說這可要怎麼吃
孔紹熙其實不介意吃肥肉,甚至可說喜歡,比如他家的扣肉。但孔紹熙吃的肥肉無不是肥瘦搭配,濃油赤醬,精加工過的,似謝家獅子頭這樣白花花純天然的肥肉丁,孔紹熙不說吃了,此前竟是連見都未曾見過。
但勺子已經拿起,不想失禮,怎麼都得舀一勺啊。
硬著頭皮,孔紹熙舀了一小勺,嗯還不能太少的一小勺送進嘴裡,沒想竟是嫩比豆腐,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滿口餘香其中滋味鮮、香、滑、嫩、軟,實非他家硬紮紮的四喜丸子所能比。
當一句天下最好吃的豬肉丸子,孔紹熙以為一點都不為過。似他,於飲食一道,也算是見多食廣了。偏在今兒品嘗謝家獅子頭之前再未曾想到尋常的豬頭丸子還能成就出這樣的美味。而在剛品嘗了之後,則更想不出再有何方能將豬肉丸子製出超越謝家這道清燉獅子頭的美味。
謝家獅子頭之味,實堪稱豬肉丸子裡的第一味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