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樂師也回來了,他們來到的第一件事兒便是直奔天舞閣樂房而去。
但當所有人都來到天舞閣外時,卻愣住了。天舞閣大門敞開著,其內亮著燭光,一塵不染。
他們走了進去,卻看到當年張梅香經常坐的那個位置,竟變成了一個燒香台,而此刻,幾人正麵對那台上的靈位鞠躬。待禮畢,那些人才轉過身來。
這一看,才發現是桂枝、蘇姒錦、向北以及向大鼻他們。
一股恍如昨日的記憶湧來,他們不敢相信,桂枝竟然憑一己之力,讓教坊被赦免。他們紛紛上前敘舊,桂枝也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麵孔。
“諸位。”桂枝突然打斷了在場所有人的敘舊,她開口道:“京都教坊雖然已經重啟,但沒有你們的京都教坊,也稱不上是京都教坊,雖然夫人已經不在了,但是我希望各位可以回到這裡來!如果還有夢想,你們都還有機會!”
一番言語帶動下,不少人喚醒了曾經來教坊學藝的初心,縱使現在都已然不是當年的那個少年,但這一股熱情卻始終沒有轉變,所有人都激動地表示要留在京都教坊。
“既然這樣,那各位先生、姑姑,你們仍各司其職,傳授大家樂理、舞藝吧?”桂枝笑著看向紫蝶姑姑他們。
大夥一一點頭應下,這麼多年過去,他們也沒有找到比這更適合自己的生計了。可以說,他們的一生,都交給了京都教坊。
“另外,以後京都教坊,將由向大鼻來擔任大司,你們當中若有虛心的可儘管找他學,他可遠比看上去懂得多,是雜藝界的前輩!”桂枝說著,將向大鼻推了出來。
對於向大鼻在北瓦的名頭,教坊中人自然聽說過,而且京都教坊這些年來因為逃難而躲出來的樂師、優伶,大多都被向大鼻安排在了北瓦,這才得以苟且偷生,所以向大鼻這個掌門人當下可謂受之無愧。
站在京都教坊門外,一眼望進去,桂枝仿佛回到了當年初入臨安時,站在京都教
坊大門下。她抬頭看了眼門上左右:承接前古、光照後世,尊師重道、德藝雙馨,內心不由得一陣感慨。她記得那時候自己才六歲,一邊抬頭看著那對威嚴的對聯,一邊懷著敬畏之心走進那扇厚重的大門,張夫人收徒前對她“五看一亮”,天舞閣內舉辦了隆重的收徒儀式,與隊友們一起訓練時的喜怒哀樂……這些珍貴的記憶如畫卷般曆曆在目。
教坊重開了,張夫人的靈位歸回了,桂枝的心也就此平靜下來。她輕撫著手中的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目光在紙上短暫的遊移,然後落在了筆尖上,提筆一氣嗬成,寫下了一副對聯:德美琴弦上藝華舞袖間;聲聲承古韻曲絢華章綻。那字跡如行雲流水,又如鐵畫銀鉤,一筆一畫間,都包含了對張梅香的回憶。
京都教坊的故事仍在繼續,日後還會有人如自己當年一樣,滿懷期待,懵懂地來到這裡,但不同的是,桂枝會儘力保護她們不再經曆自己曾遭受的一切。
清風輕撫過桂枝的發梢,帶走了她滿心的疲憊與沉重。她靜靜地站在那裡,仿佛等待著什麼,那是一種新生的期待,一種重獲新生的釋懷。
頓然又是幾個寒夜,幾場雪。如桂枝所言,到了臘八的前一天,乃是這一年來最為酷寒的時節了。
這一日桂枝從德壽宮請安回延和殿,卻見趙擴已至。
“官家今日不是說有事要與大臣商議嗎?”桂枝走上前去,細心問道。
趙擴抬頭見到桂枝笑道:“枝枝來得正好,今年朕已經定下了,臘八當日去徑山寺祈福,昔日壽皇曾親臨,且總去那裡,是以對徑山寺表彰有佳。今日早朝韓太傅也提議,朕該重啟此地去為壽皇祈福。自從壽皇龍馭賓天迄今,已然數年未至徑山寺了,朕覺得韓太傅此議可取。”
聽到韓侂胄,桂枝便忍不住下意識地多想一點。
“既然官家已經做了決定,妾身自然支持。”桂枝回道。
“不僅得支持。”趙擴拉過桂枝,又道,“今年你得陪朕一同去。”
桂枝點頭應下,倒是也沒多想,隻是隱約感覺有些不安。
另一邊,韓玨的身子已經養得差不多了,明日徑山寺祈福,她自然是要跟著去的,不該見的、該見的、恨見的,早晚也要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