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將軍的特使;隔空的傳遞
上輩子
李非幾乎本能的想到了楊勉應該就是楊氏族人。
楊勉看出了李非的心思,接著說道:
“你可能誤會了,我雖然是楊姓,但並非楊氏一族。”
“你既然身為蜀州長史,為何會出現在彭州?”
“我們還是進樓內一敘。”楊勉說完,側身對李非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裴高遠想要跟隨,被楊勉使了一個眼色,李非會意,便讓裴高遠在城樓外等待。
進入內廳,楊勉開門見山直接說道:
“你問我為何會在彭州,我是受太上皇所托,督查各地軍務。”
李非並沒有表現的過分驚訝,因為本來就有這方麵的猜疑,之後李非問道:
“若是我沒有估算錯的話,這劍南各州郡兵馬或超二十萬,此前張守珪留下的家底本就不少,先皇在各地募兵之時,劍南也隻是提供了不到兩萬人,再加上劍南各地私募兵勇從未間斷,我料想應該不會少。”
“通神之名看來不虛,大略不差。此前袁闊海將軍被貶益州,他隨後又去了蜀州,高將軍惜才,讓他統領劍南兵力。太上皇聽說你在靈州被圍,倒是頗有些擔心。說像李先生如此經天緯地之才,不應被人慢待。”
這就讓李非有些奇怪,玄宗對自己恐怕有潑天的恨意,如今突然變了口風,拉攏的意圖太過於明顯。
“楊長史之言,李非實在難以采信,太上皇一直被禁於深宮,不參與國政,更無兵權,你們這些地方將官有誰會甘心屈與人下,且太上皇來蜀州之前,所有舊朝的官員都已經被韋堅替換一遍。李非也不是第一天入的朝廷,這種權勢的糾葛還是能看的明白。”
“妙就妙在韋堅的用人之術,劍南大小官員確實換了一遍,但這些人大多都是官宦之後。”
經楊勉這麼一提醒,李非心中瞬間明了,韋堅當時說是為了防止玄宗生事,將前朝官員儘數調換,不過這些人的家族當中都有人在玄宗時期有入仕的履曆,在玄宗得到可以外出的允準之後,便能通過那些告老還鄉的舊臣重新籠絡人心。
“那你告訴我這個乾什麼?”李非問。
“高將軍得知你入了劍南,便派我來這裡等你。想邀你去蜀州一敘。”
“那這彭州呢?”
“交給王琦正,拖延時間便可,後續還有從其他地方來的五萬援兵,十天半個月的時間還是能守的。”
“拿近十萬將士的性命來換和高將軍一敘嗎?”李非帶著一絲不滿的口氣問道。
“若是能拿幾萬將士的命來換取大唐的長治久安,又有何不可。李非,你應該了解韋堅,表麵不露聲色,暗中卻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高將軍邀你一敘,就是為他。”
有火器營在身邊,李非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問題,楊勉說的這些話意思已經很明顯,就是在高力士的操弄下,拉攏自己為他所用,重新奪回皇位。本來已經夠亂了,李非根本不想參與其中,但李非又對韋堅真正的目的極為好奇,既然高力士相邀,那他必然已經看出了一些端倪。
“這樣,我留給彭州守軍一些火槍,讓吐蕃以為我們還在,這樣就能爭取更長的時間,我去蜀州之後,快去快回,便可力保彭州不失,直到我們將吐蕃殲滅為止。”
“李先生果然深謀遠慮,楊某佩服,那何時啟程?”
“今天看一下吐蕃的動向,明天清晨出發。”
楊勉點頭答應,此時李非突然問道:
“你既然說你督查各地軍務,第一次為何不讓太守打開城門?”
“若你就此離去,說明你的心中並無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