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媽媽生存指導!
韓一梅得知李麗薩在南京是設計師,連忙驚呼遇到了同鄉,遇到了同行。韓一梅說,南京是她的老家,雖然她一次都沒有去過。她是來自台北。她很多親人當初都是從南京到台灣發展的,散落在不同的城市。而她自己來西雅圖之前是在台北一家廣告公司做平麵設計的。
李麗薩很高興遇到同行,連忙向韓一梅打聽在西雅圖找設計師工作的情況。韓一梅說,在西雅圖找設計師的工作很難。李麗薩連忙追問為什麼。韓一梅說,首先英語就是一個難關。即便英文再好,與當地英文為母語的設計師競爭,也競爭不過。然後還有一個美國文化的問題。
李麗薩說,美國文化問題,那上學不就解決了。韓一梅說,她認識教會的人,有不少學的設計專業,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
韓一梅總結道“總而言之,我來這裡這麼多年,我自己想找設計師的工作,我遇到很多中國人來這裡,想找設計師的工作,甚至在當地都讀過設計專業的,還是很難找到。設計師的職位就那麼多,但是會設計的人實在是太多,競爭激烈啊。”
李麗薩詢問,韓一梅現在從事什麼工作。韓一梅說,為了生存,她剛開始先去了一家中文的早教班當老師。因為中文是她的母語,她有這個優勢。然後她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專門讀幼兒早期教育專業。等幾年後她拿到本科文憑,她就在一家慈善機構謀得一份早教班老師的職位,一直做到現在。韓一梅勸李麗薩現實點,很多人在中國從事一些不錯而體麵的工作,來到這裡,不得不麵對現實,找一份在中國都不願意做的工作,比如在餐館打工,超市打工,工廠做工之類的。
李麗薩還想詢問,韓一梅哈哈一笑,說李麗薩不用煩惱這些生存的問題。李麗薩的丈夫是當地美國人。李麗薩的丈夫應該能養活李麗薩的,畢竟美國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比第一代移民有優勢。而且韓一梅說,教會裡那些和當地人結婚的中國女人,都在家安心的相夫教子,做全職主婦。韓一梅讓李麗薩不用想那麼多,安心的把婚姻經營好就可以了。
提到婚姻,李麗薩的眉頭稍微皺了一下。韓一梅似乎看出李麗薩有點不快,說“要不,一會你留下來吃個中飯。我認識一個人在當地的大學學過設計專業。她一定會留下來吃飯的。我一會把她介紹給你。你可以向她詢問下學習和學校的事情。”
李麗薩和韓一梅正聊著天,李麗薩聽到頭頂上似乎傳來了嘈雜聲,由遠及近。韓一梅站起身來,告訴李麗薩,樓上的活動結束了,現在小孩子們的家長們來接小孩了。韓一梅讓李麗薩在一邊等著,等小孩子都走光了,她會帶李麗薩去吃中飯。
不一會,家長們陸續前來,韓一梅開始忙碌了起來。小孩子們被家長們一一接走。李麗薩沒有看到保羅到來。她心裡惦記著保羅。李麗薩看到韓一梅這麼忙碌,沒有和她打招呼,悄悄的帶著李拉拉到樓上教堂大廳去尋找保羅。
教堂大廳裡還留有不少人。三三兩兩的在說話。保羅似乎和兩個人交談甚歡。李麗薩帶著李拉拉悄悄的靠近。保羅看到李麗薩和李拉拉靠近,抱起李拉拉,摟住李麗薩,向那兩個人自豪的介紹“這是我的妻子李麗薩,這是我的女兒李拉拉”。
那兩個人連忙向李麗薩打招呼和自我介紹。那個男的是這裡的高牧師,那個女的是這裡的溫牧師。高牧師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而溫牧師是來自台灣的。高牧師用中文對李麗薩說“你丈夫知識淵博,我實在是非常的敬佩。”溫牧師告訴李麗薩,這個教會大部分中國人都是來自大陸和台灣的,都是第一代移民,聊到最後,溫牧師對李麗薩說“你丈夫人很好,很老實。你好好珍惜他。”李麗薩不明所以,但是看到保羅和這兩位新認識的牧師相談甚歡的樣子,便不說什麼,隻是禮貌的微笑以對。
三人又談了一會,高牧師邀請保羅一家在教堂吃一頓便飯。高牧師說“我們教會有個傳統,活動過後,會給自願留下的參與者一頓免費的中飯。我們遵從中國人的傳統,大家聯絡感情都是在飯桌上開始的。我還準備吃過飯後,再介紹幾個人和你認識。不知你意下如何?”
保羅欣然答應。溫牧師在前麵引路,高牧師和抱著李拉拉的保羅邊聊邊走,李麗薩緊跟其後。
飯廳原來就布置在原先孩子們活動的場所。一行人已經在那裡排隊按照次序領飯了。高牧師,溫牧師,保羅,李麗薩和李拉拉排在了隊伍尾部。
隊伍移動的很快,一會就到李麗薩了。教堂的中飯不錯,每個人可以在三道蔬菜菜肴中選擇兩道,兩道葷菜中選擇一道,然後選擇飲料和甜點。派送菜肴到盤子裡的義工中有一個是韓一梅。
李麗薩和韓一梅再次相見,彼此都很高興。韓一梅告訴李麗薩,一會忙完了,會去找她。
高牧師,溫牧師和保羅找了個桌子坐了下來,李麗薩帶著李拉拉也跟著坐在一張桌子上。高牧師邊吃邊繼續和保羅交談。溫牧師吃飯間隙也和李麗薩閒聊。不時有人過來和高溫兩位牧師打招呼,或者報告事情。兩位牧師連吃飯也不能安生。
等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桌上的菜肴收拾乾淨了後,換上了茶水和甜點。這個時候,有些人就告辭離開。留下來的人開始茶會時間,互相閒聊,互相認識聯絡感情。
高牧師給保羅介紹了幾位教堂裡的骨乾。一行幾人在桌子上坐下,就著茶水和甜點開始閒聊。韓一梅找到李麗薩,引著李麗薩和李拉拉來到另一個桌子邊。桌子邊已經坐了一個韓國女子和一個比李拉拉還小的小孩子。韓一梅向李麗薩介紹了那位中國女子,然後就告辭離去。
那位中國女子叫李紅。和李麗薩一樣,嫁了個比她年紀大很多的當地白人為妻,兩人有一個兒子,就是李紅身邊的這個比李拉拉還小的孩子。
李麗薩詢問李紅關於在這裡讀書,拿學位,然後找工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