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萬萬沒想到,他的兒子竟然為了秦逸寧願出府,他扶著門框隻覺的心口一陣絞痛。
“難到老夫真的錯了嗎?”
管家跑過來的時候,見到國公爺一個人對著火鍋喝酒,回稟道
“小公爺好像是要出遠門,收了行囊騎馬走了,還跟老奴說多照顧夫人什麼的。”
長孫無忌吃了一口菜,對管家說
“你如今是自由身了,你要是樂意也可以走。不攔著,誰愛走就走……”
管家嚇得不敢再作聲,從沒見過國公這樣,悄悄關上房門,隻聽見裡麵還在說著。
“走吧都走……”
而後幾日的朝堂上,大臣們為了立嗣的事開始爭論不休,支持吳王的聲音明顯壓過了反對派。
隻是很奇怪,秦逸和長孫無忌都沒有表態。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就是他們兩派的爭鬥。隻是他們二人就在幕後誰也不先出手,像是在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
這一日下了早朝,李世民把李恪叫到議政殿,李恪以為還是跟往日一樣要問他政事,便準備好了對答。
李世民卻問道“最近大臣都上奏要立你為太子,你有什麼想法。”
李恪立即跪下恭敬的說“兒臣不想欺瞞阿耶,身為一個皇子若說對太子之位完全沒有想法,那一定是騙人的。重點隻在於該不該爭,何時去爭,用什麼手段爭。”
李世民覺得兒子的回答倒是很坦誠,沒有說什麼,阿耶兒子絕對沒有這種想法的屁話。
“繼續說。”
“若太子賢德則不該爭,若國本穩固則不要爭,若正大光明則可以爭。”
“說的好!起來吧。”
這三句話簡直就是說到了李世民的心裡,因為他自己就是這麼乾的。
當年太子不但昏聵還對他起了殺心,他是不得不爭,自己要不當太子就得死。
李恪也曾經被逼到了差不多的境地,他也挺理解的,就是沒明白為何秦逸遲遲不表態。
但是此時皇帝心裡已經認定了李恪,不管長孫無忌之後再怎麼阻撓,也不能改變他的想法了。
他對李恪說“你以後要更加勤勉克己,不要辜負阿耶對你的期待。”
李恪說“兒臣一定不忘阿耶教誨。”
李世民這幾日讓大臣吵得心煩,下了朝也堵在議政殿,難得今天休沐他們都沒來煩他,肚子裡酒蟲又犯了。
“一會跟阿耶去愛麗樓喝兩口,總覺得這宮中禦廚做的沒有那個味兒。”
李恪笑道“那愛麗樓的大廚做的,也沒有駙馬做的味正。”
李世民瘋狂點頭
“那是,不如今晚我們乾脆去駙馬家吧,他那個小院子吃起飯來彆有一番滋味。”
說完李世民就換了一身便裝,跟著兒子準備從皇城的側麵溜出去。
不知道什麼時候,方琿悄無聲息的跟了上來。
李世民罵道“我們父子去蹭飯,你湊什麼熱鬨。”
“保護陛下。”
“不必了,我們父子倆合力能打個九品。”
“屬下不放心。”
李世民“朕謝謝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