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河水真的漲了?”
李世民卻不以為意,“當然了,國公可以永遠相信秦逸。”
與此同時,海路大軍在薛仁貴的指揮下抵達卑沙城,連夜進行了偷襲,一舉攻下卑沙並俘虜了八千餘人,打贏了他生平的第一仗。
本來將士對這位陌生的主將還心存疑慮,現在便有了信心,士氣高漲。
薛仁貴同秦逸入主了卑沙城,在他們的府衙內找到了許多地圖,比唐軍原有的要詳儘的許多,二人圍在地圖旁研究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總管丘效忠建議道“我大軍可兵分兩路,一路鎮守卑沙城,另一路扼守鴨綠江畔,阻止高句麗的大軍向東增援。”
秦逸不禁翻了個白眼,他雖不懂兵法,但是懂曆史啊。
出征前把這段唐史被的滾瓜爛熟,就是這招臭棋,使得這支部隊完全成了擺設。
千裡迢迢而來,兩手可可而歸。
對整個戰局沒起到一丁點作用。
也就是李世民仁厚,沒把張亮給斬了。
薛仁貴察覺到了秦逸的神情,笑了笑,招呼丘效忠到地圖前來看。
“泊灼城以北便是鴨綠江,此易守難攻,敵軍隻需派少量兵力駐守在此,將我們阻擋在鴨綠江畔。
他們的大軍依舊可以增援遼東,我們便卡在這,毫無用武之地。
若是依照你的想法,不是我們阻止了他們的增援,而是他們阻止了我們增援。”
其他幾位將軍聽完都點頭稱讚,“還是薛將軍有遠見,按你的想法來,我們豈不成了擺設。”
“可不,事後陛下責怪起來,我們都要遭殃。”
丘效忠一臉的尷尬,抱拳致歉到“末將失言了。”
薛仁貴安慰道“無妨,你們有想法都可以講出來,若是本將軍有指揮不當的地方,你們也要及時指正。”
秦逸是第一次跟著軍隊作戰,不免對一切都很好奇,他更期待薛仁貴是如何挽救這場戰役。
儘管李世民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曆史上攻打高句麗並未成功,李世民也帶著這份遺憾去世了。
這次戰役勝算極大,秦逸為唐軍帶來了幾個較大的變數,一是由於戰事提前,李靖參與了這次戰爭。
二是唐軍的裝備和國力都有提升,第三就是任命了薛仁貴,唐軍想不勝都有些難。
秦逸眨著眼睛,像個好奇的稚童一般望著薛仁貴。
薛仁貴笑道“秦兄真是這個世上最令人捉摸不透的人,平日裡總覺得你無所不知,又能寫出那樣的文章,總該是個老成持重的人。”
秦逸問道“那我是讓薛兄失望了?”
“並無失望,當世大才者皆不可以常理論之。”
秦逸催促道“薛兄就彆賣關子了,快說說下一步你要怎麼做?”
薛仁貴示意眾將士先行下去休整各自的部隊,隻剩下二人在堂內。他用手指沿著高句麗地圖的河岸一劃,說了四個字“直搗黃龍。”
秦逸聽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是要直接攻打他們的首都開京!
如此大膽的作戰計劃,真是張亮不可能想出來的。
秦逸感到既興奮又緊張,壓低了嗓音問道“你準備怎麼個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