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歸2008!
這一次和李世奇的深入交談,確定了工廠那邊的未來走向,國外國內一盤棋,國內國外雙循環,兩手都要硬。
張偉對偉信手機在非洲的市場,說實話一點都不擔心,畢竟非洲那邊還屬於第三世界,很多東西還是以低價實用為主的。
而偉信現在的優勢就是低價,而且實用,而最大的原因是李世奇沒有看出來的,不過這也不是李世奇的問題,而是時代的因素。
就是這個時代的西方大國,雖然在非洲也有自己的布局,但是說實話,他們也沒有意識到他們的不重視,會讓他們錯失一塊多大的蛋糕。
張偉知道,也是因為他多了十二年的見識導致的,而且這種見識,連一直都不怎麼關心時政的張偉都知道的,可見在未來這是常識。
真正讓張偉擔心的是偉信的國內市場,畢竟世界的未來在東方,東方的未來在國內,未來這邊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最全麵的市場。
市場越大越全麵,那就說明競爭會越殘酷,說實話,張偉對他們這個前身是山寨機的偉信手機,還真不是信心十足的,還是有點發虛。
張偉本可以盲目的自大,但是張偉畢竟是未來來的人,他知道未來的手機發展模式和趨勢是什麼,說實話,他們一點優勢都沒有。
不過足以讓張偉欣慰的是李世奇找對了未來的營銷模式,就是開全國連鎖的直營店,打造品牌的效應。
至少在這個時代,這種模式還算是比較新穎的,而且李世奇選的點也比較多,在滬海開第一家,滬海是國內通往世界的一個窗口。
一旦第一個直營體驗店成功的話,那就是全麵性的成功,外可以通世界,內可以連接內地偌大的市場。
但說張偉一點信心都沒有也不全對,畢竟珺瀾科技這邊的技術作為後盾,再加上李世奇的營銷模式和非洲市場最為的後盾,發展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就是看他們能不能把把握住每一個機會罷了。
個人的機會往往有很多次,但是曆史和時代的機遇往往來了就一次,你抓住了就是豬也能上天,抓不住那就是永遠錯過了。
這也是張偉最有信心的一點,畢竟他能知未來十二年的事,這就注定了他們會一直站在時代的風口上。
即便他們就算再不想,也會跟得上,唯一的區彆就是飛的有多高罷了!
珺瀾科技那邊最近也是喜訊不斷,由呂粵生和熊海平兩個工作組共同研發的代號“珺瀾001”的芯片已經出來了。
經過他們的內部測試已經解決了一切目前市麵上的問題,而且荷蘭運來的光刻機也就完全能夠生產,畢竟納米技術要求還不是很大。
雖然如此,但這也比俞羨珺他們上一次研究出來的30幾納米的芯片要提升了一個檔次,用呂粵生和熊海平的話說,就是準20納米的。
之所以用個準,說明這裡麵還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壁壘,在會議上,張偉聽在耳朵內的都是他們說的各種技術上的專有名詞。
每一個字張偉都聽得懂,但是結合到一起,張偉就完全聽不懂了。
不過好在張偉還有一定的常識儲備,畢竟從他來的年代,世界最大的事也就是芯片了。
所以張偉最終還是能明白一個大概,就是理論上,熊海平和呂粵生的設計,是可以達到20納米的要求的,但是荷蘭的光刻機製作,是達不到的。
換言而之,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說,那就是光刻機技術還是落後,跟不上現在的時代了。
張偉直接問呂粵生,“菲利普先生,您是我們特地請來的,可不是為了讓你來設計芯片的,你的主業應該是在光刻機方麵!”
呂粵生點頭表示同意道,“ir張說得沒錯,但光刻機和芯片是一體的,我也必須了解現在我們這邊的芯片設計技術已經達到了什麼程度,才知道我們光刻機需要攻克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