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喂養,我直接躺贏!
第167章罷兵休戰,聯軍重整旗鼓!
??下午兩時許,長安城。
??收到聯軍主動解除對飛熊軍團包圍的消息,唐景一點都不意外。
??不管承認還是不承認,經曆了前兩次的失敗,無論聯盟,還是聯軍,其實都對長安有了心裡陰影。
??產生畏懼心理。
??一旦戰事不利,下意識地就會想著保存實力,而非死戰到底。
??骨子裡缺了一點血性。
??“幸好大人英明決策,這才避免飛熊軍團遭難。”秦霜卻是心有餘悸。
??如果不是近衛軍團步兵第一師增援及時,飛熊軍團這回即便不被全殲,也要元氣大傷,繼而影響到整個戰局。
??“僥幸而已。”
??唐景又何嘗不是悄悄捏了一把汗。
??身為全軍統帥,他的任何一個決策失誤,很可能就會是數萬,乃至十數萬人的傷亡,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幸好他自打降臨荒野以來,沒有固步自封,還在繼續學習。
??否則
??“克明,以後,軍務上的事,還得多仰仗你啊。”
??唐景笑著看向坐在一側的中年男子,正是他用係統獎勵的b級人才召喚卡牌,召喚出來的唐朝名臣——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
??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陽縣尉。
??晉陽起兵後,成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謀臣,授兵曹參軍。遷陝州長史,從平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叛亂。
??遷秦王府從事中郎,積極運籌帷幄,為時人所敬服。
??文學館建立後,位列十八學士之首。
??與房玄齡等參與策劃“玄武門之變”,貞觀元年,與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侯君集五人論功第一,拜太子左庶子,冊封蔡國公。
??唐太宗即位後,曆任兵部尚書、檢校侍中、吏部尚書,遷右仆射,配合房玄齡同心輔政,負責選拔人才、製定法度等,並稱“房謀杜斷”。
??貞觀四年病逝,時年四十六歲,追贈司空、萊國公,諡號為成。
??貞觀十七年圖形淩煙閣,位列第三。
??妥妥的大佬一枚。
??因此,在唐景提議讓杜如晦在軍務署任職之後,秦霜就很識趣地主動讓出署長一職,由杜如晦接任。
??她則擔任副署長兼軍情司司正。
??之前吧。
??長安大軍隻在長安城周邊活動,秦霜這個軍務署長,更像是後勤主管。
??可現在。
??長安大軍四處出征,統領各軍團的,又都是嶽飛、郭子儀、廉頗、常遇春、薛仁貴這樣的名將,秦霜委實是壓力山大。
??就拿這次聯軍襲擊來說,她就要借助於唐景的判斷。
??並未給唐景決策幫助。
??已經是失職。
??鑒於此,卸下軍務署長一職,秦霜可謂是心甘情願。
??“臣下一定儘心竭力。”
??初來乍到,杜如晦表現的很謙虛,隻是對於長安之名,莫名有種親切。
??夢回大唐啊。
??“大人,薛仁貴將軍請示,聯軍主動解圍之後,要追擊嗎?”秦霜請示。
??“算了。”
??唐景擺手,“聯軍殺是殺不完的,貿然追擊,恐遭半路伏擊。眼中最緊要的,還是趁機以最快速度攻克各郡,不給各郡領主轉移的機會。”
??對長安而言,拿下河穀行省全境,便是最大的勝利。
??沒必要節外生枝。
??萬一聯軍使詐,在半道又搞什麼傳送戰術,也是很讓人頭疼的。
??而且。
??飛熊軍團雖然脫困,畢竟損失慘重,也不宜展開追擊。
??“明白!”
??秦霜得令,就要轉身離開。
??“大人,我以為,此時宜慢不宜快。”
??杜如晦也是緊急了解了戰報,隨即建議說道“聯軍伏擊不成,又主動後撤,損失並不算大,未必就會甘心投子認輸。”
??“我方隻要穩紮穩打,不讓敵軍有機可乘,便立於不敗之地。”
??杜如晦這話,也是在隱晦提醒唐景,越是勝利之時,頭腦就越要冷靜,千萬不能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導致頭腦發熱。
??“有道理。”
??唐景深以為然,“傳令三大軍團,即刻放慢進攻節奏,鞏固戰果。”
??這也就是龍驤軍團、天策軍團不在。
??否則。
??麵對五十萬聯軍,長安又何至於束手束腳,畏首畏尾的。
??“明白!”
??秦霜得到指示,這才下去安排飛廉給廉頗、常遇春以及薛仁貴傳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