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白閃電低聲問道“你們今後有什麼打算”玉如意道“額娘想帶女兒一起回金川。”白閃電驚詫道“那裡正在打仗,平民人家躲避尚未不及,你們怎麼還要頂破腦袋往那兒紮”扭頭緊緊盯著香拳的玉麵問“拳兒,莫非你的南拳門和臭腳的墨清門,都在金川境內你是不是有什麼瞞著我呀”
“你我本身就不是同一路上的人你乾嘛多此一問呢”香拳冷酷無情地笑道。
“這麼說你承認了既然你們鐵了心一條道走到黑,那麼我又何必挖空心思竭儘全力的救你們呢一旦事發,我將跟著受到牽連”白閃電內心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和恐懼,因為他知道皇帝一旦獲知其中內幕,必會新帳舊帳一起算,到那時隻怕自己一家人便會死於葬身之地
突然,他想到了一點,不覺脊背發涼,心驚肉跳起來難怪他誰也不找,偏偏要找自己率領大軍前去大小金川征戰。原來他早就知道香拳臭腳隱藏在金川境內助紂為虐他想要我們一家人自相殘殺啊這個時候,他白閃電才真正體會到了皇帝的彆具匠心的居心叵測
“你如果害怕受到株連,現在可以寫一紙休書,將我休了這樣,咱們便會涇渭分明,互不乾涉了”
“你這是說得什麼屁話難道說我就如此不堪嗎”
“這樣對你我都有好處,既不耽誤了你的錦繡前程,也不壞了我的心情,到時在雙方交戰的戰場上,也好放手一搏,酣暢淋漓地衝殺個痛快”
“我就奇了怪了,現在你不是逃犯了,你為何放著好日子不過,偏偏光明大道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拳兒,到底你想乾什麼”
“現在你官複原職了,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了,你高姿態大唱高調了當年在寧古塔你受刑的日子裡,你怎麼不這麼說呀還不是籠絡一批江湖武林豪傑,說什麼劫富濟貧反清複明,並在東北一帶號稱黑水十三太保”香拳反唇相譏道。
“不要亂說話,當心隔牆有耳傳到皇上跟前去”白閃電驚慌地環顧四周,但見綠營軍在官道上整齊劃一地列隊前行著,哪有一人敢往這邊瞅一眼這才放下心來。
“白閃電,你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你畢竟不是漢人,又如何會理解漢族人民內心的屈辱感呢想我泱泱大族00萬外夷滿族的高壓統治之下任每一個有血性的漢人子弟,都會義憤填膺忍無可忍的”
“可推翻大清舊製,改朝換代,這條路充滿著荊棘,充滿著血腥,又是何等的艱難可以說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你我一介平民,又如何能辦得到呢憑心而論,當時在寧古塔服刑期間,既沒有兩個孩子的消息,也沒有拳兒你的一點訊息,我當時心中確實產生過反清複明的想法,可綜觀曆史,農民起義運動多如星火,可真正最後能成功的又有幾個拳兒啊,彆再傻啦,彆再執迷不悟了,好好過日子吧咱家又不是窮得揭不開鍋真的是天天餓著肚子吃不飽飯,為了生活所迫,孤注一擲挺而走險,也還說得過去,情有可原。而你”
“真是不可救藥為了推翻腐朽的大清舊製,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應該前赴後繼死而後已,沿著老一輩用鮮血鋪成的道路,勇敢無畏地走下去而你呢實在讓我汗顏,當年怎麼瞎了眼睛嫁了你這個混蛋算了,玉兒,我們走”香拳絕望地喟然長歎一聲,飛身上馬,如飛而去玉如意見她走得這麼匆忙,忙與阿瑪打了個招呼,也飛身上馬,勢若奔雷疾風,絕塵而去。
望著天空中漸漸彌漫而起的塵煙,白閃電心都碎了,他情知香拳已鐵了心跟自己耗下去了前途迷茫,不知又有多少危險等著自己和香拳他們然而任自己說破了嘴皮,她是置若罔聞,不加理會呀真是一個倔強的驢脾氣
白閃電扭頭一看,自己的隊伍已走出老遠,與自己拉開了一段距離,忙大步走到樹旁解下僵繩,飛身上馬,急匆匆追了上去。
沃日”藏語意為“領地”,小金川支流沃日河流域是其世居之地。沃日官寨位於小金縣沃日鎮,始建於清代早期。整個官寨依山傍水,由主樓、經樓、碉樓等組成。南有雄峻險峰,北臨陡峭懸崖,西邊不遠處是龍燈碉,沃日河自東向西流經腳下,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清乾隆年間,沃日土司因“一征金川”之役有功,受封“安撫司”。
沃日官寨最早的主人是沃日土司色達拉,沃日土司又稱鄂克什土司。
公元1658年,色達拉的祖父巴碧太喇嘛歸服清廷,被冊封為“沃日貫頂淨慈妙治國師”。
公元1750年,色達拉承襲時協助清廷征剿有功,清廷頒發其“沃日安撫司”印信號紙,並修建沃日官寨。沃日官寨碉樓共16米,主體為石木結構。主要起防禦作用,也是土司權力的象征。土司是世襲製,不光有權支配受封領地內的人口及自然資源,還掌握著所屬居民的生殺大權。沃日官寨不僅見證了土司製度的興衰,也是乾隆皇帝征戰大、小金川古戰場的重要曆史遺址之一。
清乾隆四年1739年7月,小金川土司同沃日土司發生了邊界糾紛,還與大金川土司爭勢,四川地方官府即諭令雜穀、梭磨、穆坪等土司發兵聯攻小金川。
大金川土司莎羅奔侵犯小金川土司領地,奪其印。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政府為平息動亂,調雲貴總督張廣泗任四川總督,派兵三萬對其進行圍剿,起用嶽鐘琪並授提督銜隨軍征繳,失利後又派大學士訥親任經略大臣,再次率兵圍剿,平定了此次動亂,第一次金川之戰結束。
第二次金川之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3月,鄂克什沃日土司色達拉因聽信喇嘛所言,將小金川土司爺孫三代的年庚姓名寫在咒經上,詛咒其家族。不久澤旺病倒、其孫夭亡,小金川土司澤旺之子僧格桑怒氣難平,發兵攻打沃日土司官寨。此戰成為二征金川的另一重大導火線。
這裡地勢險要,是昔日沃日官寨通往小金縣城的必經之地,是乾隆征戰大小金川戰役中小金川土司修建的防禦性工事,主要作用是阻擋清軍進攻,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如今在龍燈碉的殘垣斷壁上,因戰事留下的炮彈痕跡仍清晰可見。
清乾隆四十一年正月1776年2月清軍攻破索諾木最後的堡寨噶爾崖噶拉依,索諾木土司郎卡之子率男女老幼2000餘人出寨投降。清軍將索諾木兄弟及頭人等押解啟程回京。四月,索諾木等被淩遲處死。
自明末起,為加強對土司治理地區的管理,明朝中央在西南民族地區有目的、有計劃、分步驟實行小規模的改土歸流。清朝政權鞏固強大後,即開始在西南民族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
實施“改土歸流”製度後,很多地區的土司都改為流官製,但沃日土司因協助朝廷有功依然保留世襲製,直至末代土司楊春普,共曆二十三代。
隨著全國解放,盛行了幾百年的土司製度就此消亡。土司製度雖然消亡,但沃日官寨依然矗立在沃日河畔,其建築藝術風格和官寨內的各種雕塑、唐卡等是典型的嘉絨藏族土司文化的體現,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