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試煉塔!
大周186年,永德八年,冬。
幽州府,遼東郡。
長白山腳下有個小村落,名為王家村。
這裡住著四十多戶人家,民風淳樸,村中百姓多以上山打獵為生。
“哈…嘿…”
此時,天剛蒙蒙亮。
村子東頭一處空地上,一群四五歲到十幾歲不等的孩子正迎著寒風“哼哈”有聲的揮舞著手臂,練習著拳法。
一張張稚嫩的小臉,充滿認真與剛毅。
即便是寒風凜冽溫度極低的清晨,依舊沒有人喊苦喊累,更沒有人嚷嚷退出。
四五歲到七八歲的孩子,隻能叫有模有樣;
十一二到十四五歲的才叫虎虎生風。
每一拳。
每一腳。
都極為有力度。
孩子們前麵站著一個身材高大,麵色猙獰的中年男子。
他叫王清奎,今年四十有三,是一名剛退役的老兵。
如今在村中擔任孩子們的武學教頭。
“大周以武立國,距今已有180餘年。
期間幾經戰亂、起伏,都沒有動搖大周的根基。
歸根結底。
其原因是大周人人習武,體魄強健,固有外敵,亦可草木皆兵。
爾等生在此世,當以武為尊,勤練武藝,將來走出大山,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王清奎黑發披肩,炯炯有神的眼眸看著前麵練拳的孩子。
一邊講述大周的曆史,一邊指點糾正孩子們的錯誤之處。
“金烏東升,玉兔西墜。
清晨為陰陽交替之際,萬物複蘇之始。
陰氣儘衰而陽氣漸盛。
此時練武雖不能餐霞食氣,但可吸收新鮮空氣於體內,通過肺臟運作使之周流全身,令汗孔開放,將體內積聚一夜的廢物通過汗液排出體外。
長此以往,可以助長“正氣”充沛,邪氣避讓。
(注正氣為至陽正氣,邪氣為陰穢邪氣。)
如若練武的時間安排在中午或者夜晚,起不到這樣的效果。
中午,一天陽氣最盛之時,空氣渾濁,練武會消耗大量氣血,不如早上;
夜晚,陰氣最盛時期,練武不利於體內陰陽把控。
夜屬陰,陰需要的是“靜”。
“黑夜應收斂閉拒,不要擾動筋骨、冒霧露”,隻能做一些使機體人“靜”的動作。
如打坐、參禪的“靜功”。
所以,晨起練武是順應大自然的規律,符合天人交彙、陰陽協調的理念。
隻有在早晨練武,才能達到強健體魄、延年益壽、“正氣存內、邪不可侵”的目的。”
王清奎麵色嚴肅,認真告誡孩子晨起練武的原因與好處。
雖然長相嚇人,言語上也冷漠無比,但從孩子尊敬崇拜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名合格的教頭。
王粲站在隊伍後排的東北角,看著隊伍前麵色猙獰的教頭王清奎,腦海中浮現出對方的數據
“王清奎,男,四十三歲,一位當了二十年的老兵。
前段時間,抵禦蠻族入侵,傷及腹部,無法留在作戰軍隊,光榮退伍。
依照他的軍功和年限,被遼東郡軍部安排在後勤部門養老。
王清奎毅然決然放棄這份美差,選擇回王家村當起了孩子們的武學啟蒙教頭。”
用他的話講,既然以後不能上戰場保家衛國,那就培養下一代接替他的工作。
於是乎!
王清奎主動放棄軍部優厚待遇,毅然決然的回到王家村。
而王粲等人就是他啟蒙的對象。
如今是王清奎回來的第四天,也是王粲等人練武的第三天。
可以說,王清奎回來的第二天便開始教授孩子們練武。
此時他站在隊伍前麵,看著賣力練拳的孩子們,粗獷的麵容上露出一抹淡笑,擺手道
“好了孩子們,今日就先到這裡。
下麵,我給大家說下武道知識。”
待孩子停下站好,王清奎繼續道
“武道萬千,築基第一!
築基又分三個小的境界鍛體,煉氣和築基。
我教你們的《蠻牛拳》,是一套鍛體功法。
當年,我參軍入伍後修煉的便是這套拳法。
《蠻牛拳》等級不高,重在開發身體潛力。
大成者,一牛之力也!
開碑裂石,輕而易舉。”
說話間,王清奎猛地提起右腳,獸皮製作的褲腿發出“吱吱”聲響,像是要被大腿上的肌肉撐爆一般。
“哈!”
隨後,右腿猛地下落。
“砰!”
腳麵接觸地麵的瞬間,堅硬的青石應聲而碎。
“哢嚓~!”
龜裂之聲傳入每人的耳中。
如石破天驚一般,全都露出驚駭之色。
一個個瞪大眼睛,死死盯著王清奎腳下龜裂的青石地麵,露出驚愕和崇拜之色。
“大奎叔好厲害啊!”
“輕輕一踏,青石地麵就碎了,我也想這樣。”
“那可是青石地麵啊,不是泥地,一下子就踏碎青石,大奎叔的實力太強了。”
王清奎的此舉一出,無論大小孩子全都炸開了鍋,紛紛議論起來。
即便現代穿越來的王粲,也被震撼到了。
這還是人嗎?
輕輕一跺。
青石就碎了!
恐怖!
強悍!
牛批!
王粲震驚了!
心中不住的狂呼。
穿越到這個世界整整十五年,一直都覺得這個世界的武道如前世一樣,除了技擊外,都是毫無殺傷的花拳繡腿。
如今看到王清奎腳碎青石的“表演”,眼神遽然發熱起來,死死盯著隊伍前麵的“王清奎”,腦海中浮現出七個大字
“這功夫必須學會!!”
就在王粲下決心要學功夫時,王清奎擺手壓下孩子們激動的情緒,輕聲道
“築基第一步,鍛體。
外煉筋骨皮,內煉氣血肉,成無瑕之軀。
大成者,力拔千斤氣蓋世,奔如駿馬踏平川。
每一擊都帶有莫大威力,號稱百人敵。
當年我用了七年時間,方才完成鍛體。
爾等隻需努力,定能超越我。
煉氣和築基…
嗯?
就先不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