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江婉不知道,她此時已經將麵前的男人與記憶中的小胖子張易之聯係了起來。
這麼一說,父子倆還真像是一個模子裡倒出來的,隻是一個屬小號,一個是加大號的區彆而已。看著張易之的爹,江婉似乎看到了小胖子的未來。
體重堪憂,減肥任重而道遠。
“快請進!”一聽是熟人,且慕名而來,先不管是什麼事,總不好將人拒之門外。
而且聽到張易之的名字後,江婉也將事情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肯定是先前自己的投石問路起了作用!
果不其然,進了院子,分賓主坐下後,張易之爹張東家身邊跟著來的另一個中年男人,就拿出了一包她曾送給張易之的茶葉出來請教。
說是請教,實則論‘道’。
文人雅士們閒著無聊,最喜歡做紙上談兵的事,本一件平淡無奇的事情,也非得弄個出處來,顯得高人一等。
哪怕是做個文章,每句話都想從古人先賢的著作中尋到支撐,沒有就顯得話說得沒理似的,這是大虞朝文人的通病。
好在來福掌櫃所問的茶道,與江婉前世所知最早的那部茶經基本同源。
說來說去,都不外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等等。
從茶的起源、形狀、功用、名稱、品質,談采茶製茶的用具、采茶籃、蒸茶灶、焙茶棚,再論述茶的種類和采製方法……
雖然前世江婉對茶藝的興趣不大,但學農的自然對這些都有所了解,不僅跟來福掌櫃對答如流,還補充了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烹茶的講究和飲茶的風俗、典故等全都隨手入拈來,甚至包括每種茶葉對人體的藥效都略知一二,聽得來福掌櫃和張東家喜形於色,感覺淘到寶了。
“想不到夫人對茶道知識如此精深,實在令張某佩服!”證實了新茶的確是有底蘊的,張東家再不迂回,直接跟江婉談起了生意。
小柳樹村的炒茶房還在修建,過不了多久就能正式啟用了,這回江婉進城,也存了給新茶找銷路的心思。
張東家的到來正中下懷。
“您給開個價,李家茶莊的茶葉有多少我聚仙閣收多少,怎麼樣?”
來福掌櫃此時隻感佩自家東家高瞻遠矚,隻嘗過一回就知道了這種新茶的潛力,早早打定了壟斷的主意。
他發了話,靜等江婉的回音。
在他想來,自家聚仙閣的這個條件可謂不錯。甚至可以說,自家東家賞識這位李家夫人,又兼顧了少東家的同窗友情,才將開價的主動權交到對方的手裡。
談生意談到這個份上,不僅是來福還是張東家,都還是第一次。
不是他們不懂做生意行為莽撞,而是對麵的婦人從始至終都淡定從容、遊刃有餘的樣子,主動權從來都沒有停留在自己的手裡過。
他們有預感,但凡自己這一方強硬一點,怕是這單生意就沒他們什麼事了。
“多謝張東家抬愛,但,咱們能不能換種合作的方式?”果然,下一刻自己如此優厚的條件都被拒絕了。
“願聞其詳!”
張東家現在緊張的是自己的聚仙閣到底有沒有落進人家的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