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相比城內房屋的雕梁畫棟,這裡的房屋就要簡陋很多。建築材料也多因地製宜,或用柴草或有泥巴很隨意的搭建起來的。
這裡少了一份嚴謹多了一份隨意,小販叫賣的商品也大多出自自家的粗劣加工品,再遠一點就是波瀾壯闊的嘉裕江。
江上往來船隻如過江之鯽,碼頭上烏篷船、雙桅船,停了烏鴉鴉的一大片。
哪怕江婉見過世麵,也被眼前毫無機械痕跡的宏大場景震撼到了。
除了商販,碼頭上更多的是來來往往,卸裝貨物的碼頭工人,哪怕現在已經入冬,但一個個赤裸著上身,仍然渾身蒸騰著熱汗,喊著響亮的號子川流不息。
比起城裡婉約奢華的繁榮,這裡是充滿野性粗獷的活力澎湃。
江婉看得熱血沸騰。
“就這裡了!咱們將攤子支起來!”
李延宗這回沒有質疑,因為他已經看到碼頭兩邊生意紅火的餐點攤子,其間不乏身穿綾羅綢緞的有錢人。
他隻是有些不明白,為什麼有錢人也會光顧這麼寒酸的地方。
“那些人大多是行商的商賈,或者隻做短暫停留,沒時間去城裡;或者有貨在碼頭要守不能進城,正好上岸來解決吃飯問題的。”
江婉看出他的疑惑,順便給他解釋了一下。
正好他們的紅薯粉要銷售出去,靠的就是這些商人!還有什麼地方比在這裡擺攤更合適的呢?
“娘!我知道了,咱們家的酸辣粉就擺在這裡賣,隻要他們吃了覺得好,自然就會打聽原料,正好就可以將紅薯粉賣出去了,對不對?”
說乾就乾,母子倆都沒有回聚仙閣,直接雇了個苦力從望江樓將帶一體爐灶的小亭子接到碼頭。
桌椅板凳都是現成的,碼頭上就有做批發的商戶,等生了火直接就可以營業。
有望江樓的經驗,整個攤子支起來沒花上半個時辰,一個露天的酸辣粉攤就支起來了。隔壁是賣包子的兩夫妻,一開始見到江婉和李延宗忙活還滿滿的都是敵意。等攤子支起來發現與自家的營生毫無關係,這才鬆了口氣。
“你們這吃食倒是稀罕,都沒見過呢!”小媳婦兒是個爽利人,主動打的招呼。
等江婉給她做了介紹,她臉上明顯的帶了欣喜,“你們做這個敢情好,咱們兩家互補了。”
“天冷了大家都好吃口熱的,我家的包子管飽,你家的粉湯滋潤好下喉。”
那個婦人是有眼力見的,一看就知道江婉家的酸辣粉不適合碼頭上的苦力,與他家的生意並沒衝突,人也熱情起來。
“你們這樣怕是不行,等天冷起風或者下雨下雪的時候,頂上沒個棚子客人待不住!”
“碼頭歸蔡七爺管,你們去給他交點錢,再蓋個棚子,長期做生意都要得。”
有了這熱心的小媳婦介紹,江婉很快對碼頭的情況了如指掌,心裡也盤算開了,怎樣將這份生意做起來。
“喲~新開的?”
還沒理出頭緒來,第一單生意就上門了。
來人是一個頭戴瓜皮小帽的中年人,手裡已經拎了一包點心,但還是聞著味兒進來了,“賣的啥啊老板,這味兒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