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宗覺得他娘的話很對,贈人花朵,手有餘香。
店外設個湯灶,一天也不過幾十文的成本,但能真真正正的幫碼頭上的苦力驅散寒冷,收獲大家憨厚的笑臉,就很值得。
“好!”六子忙上前加了兩塊柴,聞著撲鼻的香氣道“延宗哥,咱們以前在村裡都沒喝過這麼好的湯呢。”
“你現在哪天吃的不比這好?”
“嘿嘿,也是!就不知道家裡怎麼樣了。”
“你放心,上趟村裡樹海叔來送貨,臉看著都圓了一圈,不像是生活不好的樣子。”
“哈哈……”
沒等李延宗開口,鋪子裡的幾個夥計就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開了。
“怎麼,大家這就都開始想家了?”李延宗笑笑,“眼看著就要過年了,靠岸的客商也會越來越少,咱們再等幾天就收工回家。”
“真的?那敢情好!”眾人聽了心花怒放。
要知道雖然都是成年人了,但都是頭次離家,長到二、三十歲才第一次來到這麼遠的地方,哪怕每天日子過得充實,思鄉之情還是有的,況且這些人大都成了家的,家裡有家有口,一彆數月怎麼能不想念?
“那還能有假?放假前一天我把工錢結給大家,有了錢好去城裡逛逛。”一想到回家,李延宗的眼也不由自主的眯了起來,“咱們都是頭回出遠門,怎麼著也得帶點像樣的禮物回去,讓家裡人也歡喜歡喜。”
實則他自己的心裡已經盤算開了,江梅喜好首飾,成親都幾年了,他還從來沒有送過她一件像樣的禮物呢。
“可不是!自來了府城,咱們還都沒空好好去逛逛呢。”
趁著沒到飯點,鋪子裡的夥伴們聊得熱火朝天,一想到即將到手的‘巨額’工錢,忙安排去處。
掰著手指頭盼望著的日子總是姍姍來遲。
隨著年節氣氛越來越濃厚,碼頭上的生意也蕭條起來,南來北往的客商都計算好了行程,大家都急匆匆的趕回家過年一家團聚。
終於在小年的前一天,李記的粉鋪也關門打烊了。
李延宗收拾好門戶之後又仔細的檢查了一遍,除了一應鍋碗瓢盆和桌椅板凳,鋪子裡也沒剩下什麼。
紅薯粉絲倒還有剩,李延宗按照江婉的吩咐,給聚仙閣的各位管事送了一些,剩下的還有一份是留給望江樓的孫管事的。
雖然大家在望江樓共事不久,但相處還算愉快。
“延宗哥,那我們就先進城了啊。”六子一夥人對這一天期盼已久早按捺不住。
“去吧去吧,不過記得午時一定要趕到聚仙閣彙合啊,誰錯過了馬車就自己走回去!”
“記得呢。”一聽要自己走回去,大家全都哈哈大笑,幾個人勾肩搭背急匆匆的就往城裡趕。
李延宗同樣急切,隻不過他先要去一趟望江樓找孫管事,大家不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