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後惡婆婆隻想養老!
燈會上的人流摩肩接踵,四處都有小販們的吆喝聲。
江婉舉目四望,在人潮中根本找不到六子和田家人的蹤跡,乾脆利落的打斷了去尋找熟人的念頭。
看著被五彩繽紛的燈裝點得絢爛的燈市,江婉有一刹那的恍惚。
若不是街道兩旁古香古色的建築和如織人流身上翩翩的衣袂提醒,她都以為自己其實是站在21世紀的街頭,穿越什麼的隻不過是夢一場。
這段時日的田園生活雖然她看上去一副安貧樂道的樣子,其實內心還是偷偷的懷念前世的繁華和熱鬨。
隻可惜大虞朝的繁華到底有限,哪怕在江陵府城裡,像燈會這樣的熱鬨日子其實也是屈指可數的。
江婉很快被裹挾在人流中緩緩移動,各色花燈和噴香的食物都很難吸引她的目光,但那些飾品攤卻勾得她的目光流連忘返。
說到底,強加給她一個奶奶的身份,其實內心藏著的還是一顆少女心啊。
漂亮可愛的小飾品,哪個女生又能拒絕呢?
前世江婉最愛逛的就是飾品店,漂亮耳環、吊墜、掛件,甚至特色發箍,即使派不上用場,看到喜歡的也會瘋狂的買回家囤積起來。
比起前世工廠裡流水線上做出來,成百上千毫厘不差的規範產品,燈會小攤上的飾品可就稀罕多了。
純手工匠心製作!
哪怕隻是一把普通的木梳,也找不出完全一樣的兩把。
匠人會根據木料的顏色、木紋走勢,因勢利導的設計出不一樣的花紋,即使是同樣雕刻著一枝桃花,也可能因當時心情的不同,花枝或靈動或嫻靜。
在江婉看來,古今對比,古代能有勝算的也唯有手工製品中,匠人的巧思和嚴謹。
這是快節奏且浮躁的現代社會生產出來的千篇一律的產品完全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江婉的目光在一個又一個的小攤上搜羅。
隻可惜燈會小攤上的飾品材質並不金貴,做工也良莠不齊。麵對琳琅滿目的釵環飾物,想要買到合心意的東西,必須睜大慧眼認真挑選。
“這誰家孩子啊,大人呢?”
“這家的大人是怎麼當的啊,燈會這麼多人,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放到地上不管!”
“……”
燈會上聽到孩子啼哭的聲音本是尋常事,人實在太多了,但江婉的注意力被議論紛紛的人聲所吸引。
隻聞其聲未見其人,江婉的第一反應也是責備父母。
到底是被人叫娘的人,一聽到孩子走失,自然而然的就會埋怨家長看護不力。
人群就圍在自己的前麵,江婉沒忍住也探頭望了過去。
隻見一個穿著紅色團花棉襖,紮了朝天揪的小女孩正跌坐在地上哇哇地大哭。
看她那與瑜哥兒不相上下的身形,最大不超過四歲。
周圍一圈圍觀的人,正對著孩子指指點點,顯然這裡沒有她的家人。
要在這麼多人中找人,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江婉不免跟著提了心,踮起腳跟跟著張望,想看看人群裡有沒有正著急尋找的女童家長。
隻是她的身子才顯露出來,那孩子突然放下抹淚的手張望過來。
“娘!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