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知府大人端坐高堂,學政大人和府學書院的山長皆都在座!
在此次雅集上嶄露頭角的意義對於府學書院的學子們自不必說,更欣喜的是類似於李延睿這樣,正準備去府學書院插班的讀書人。
於他們來說,知府大人和學政大人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若能得到書院山青睞,那可是能直接拿到免試入學的資格的。
李延睿初出門時還內心忐忑,但到了雅集現場,一眼就認出了端坐著的陸學政,他的心竟然慢慢平複下來。
上次歲試不過時就曾與陸學政打過交道,當初自己所做的那篇務實策論備受縣書院先生的打擊,但卻請動陸學政為自己正名。
顯見這個陸學政是個腳踏實地的務實之人,投機取巧在他這裡可能行不通。
自己什麼水平儘力發揮即可,倒也不必附弄風雅做死要麵子活受罪的事情,或是跑上去阿諛奉承,這都有失文人風骨。
府城的元宵雅集有固定的流程,書生們入場後,通過猜謎、賦詩、作畫等方式以文會友、切磋文藝。
李延睿即使認出了陸學政也並未上前搭訕,而是隨大流跟著老老實實的長見識。
所幸他的基礎打得十分紮實,猜謎時連過三關已經獲得了不少同行人的欣賞。
大家都認同字如其人的說法,特彆是他那一筆蒼勁有力、功底十足的字,令他這一趟交到了好幾個誌趣相投的朋友,大家相談甚歡,令他覺得已經不虛此行。
“人來了嗎?”好不容易打發走了例行‘到此一遊’的知府大人,孫啟明坐得無聊,在人群裡左右觀望。
於他們來說,雅集年年如此,並沒有什麼新意。此次他老老實實的坐在這裡,不過是為了替子集兄還人情。
按他的想法,不過是一個府學書院的求學名額,直接給人送去也就是了,畢竟他已經聽子集兄說起過那名學子的情況,應該是合格的。
到底自己介紹人家家裡的生意入駐望江樓,結果卻弄得那樣不愉快。
孫啟明覺得不大好意思麵對江婉,連同認識李延睿的心也淡然了幾分。
“急什麼!”陸子集卻不以為然,他已經命人拿了書生們做的詩和文章來,慢條斯理的一篇篇細細品評。
直到見他的目光在一篇清秀雋逸的文章上停留下來,孫啟明才跟著俯了身過去看。
子集兄是大虞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狀元郎,眼界自然非同一般,鮮少有文章能入得了他的眼,而今日他的目光卻在一篇文章上停留了過長的時間,怎能不令孫啟明驚訝?
“好!”可是看著看著,身邊的陸學政還沒什麼表示,他卻沒忍住拍案叫絕起來,“快看看是哪位才俊的大作,文采斐然啊!不僅主張極好,且條理清晰言之有物,能發人深思。”
“不似府學那幫家夥的手筆。”孫啟明暗自思忖了下,腦子裡都沒浮現出自己認識的人中有這麼一位,不免蹙起了眉頭。
“你就說,夠不夠格進你的府學吧!”
陸學政笑盈盈的望著他,還賣起了關子。
“夠,夠!依我看下科鄉試必中!”
陸學政這才示意小廝將糊名部分打開,遞到了孫啟明的麵前。
“好,好好!”
望著上麵的署名兩人同時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