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等,我想起來了…”
話說一半,張中瑞從茶幾抽屜扒拉出一張商業宣傳單,在這張宣傳單背後是海港市“荃灣區”的附近部分地圖,而荃灣區就在向光他們所處地區的正北方向。
地圖顯示,在荃灣區的左下角,就是一座呈長方形的獨立島嶼,上麵也有重點交通路線,還有不少規劃建設中的城鎮。
“呐,就是這座長方形島嶼,比海港島小了不少,但也不算特彆小。”
其他人也都圍過來一同觀看,這可事關他們接下來的走向。
在這座長方形島嶼的東北方位,就是那個青衣公園,而在青衣公園的南邊不遠,就能找到藍田村的所在點了。
根據張中瑞的解釋,這是在他當年初至海港市與人交談時的見聞,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發展得這麼好,交通路線哪都是。
中年婦人聽到張中瑞的說法,她也激動地點著頭,看來確實就是這個地方了。
而向光心裡正在為自己盤算著,他注意到,這座長方形島嶼向北有一條海峽公路通回陸地板塊,再向前進發,就是“元朗區”,而元朗區一過,就能順勢抵達“深振市”。
“深振市”,那將會是他離開海港市後經過的第一座地級市,災變前,也是華夏重點的對外開放大城市,房價極高,堪比東部海域的“魔都市”。
而在這之後,他隻需要向西靠著珠江三角洲東岸行進,便能以最短的路程去往“光州市”。
想了想,也就是說,到元朗區前為止,大家都還能順路,那就可以共同接著走一程。
“你們怎麼看?”張中瑞對其他人問道。
“張叔,我們跟著你,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對,沒有你保護我們可不行。”
“嗯,我們總不可能一直呆在這裡,有一個安全的自建營地,就有生存下去的希望,我們幾個的力量,還是太小了。”
張中瑞的家人都無一例外地同意了。
其實專門為此而出發,你可以說不值得,也可以說值得。
不值得,是因為你無法知道在路上會遇到什麼麻煩。
值得,是因為從中年婦人的話中,可看出那裡人文環境起碼不差,有協同勞作的基礎,人一多,能乾成的事也就多。
但是倘若從人本身的集群特性跳出來看的話,有能力的人,其實根本不會往這方麵想,他們隻會認為那是一種拘束,意味著累贅和麻煩。
可末世中,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幸存者,抱團取暖,才是最常見,也是最可能的現象。
張中瑞刻意偏過頭來,對向光問了一句,
“小光,你呢?”
“嗯,我會暫時跟大家一起去到那裡。”
“暫時?”
“沒錯,昨天不是談到了大家的未來打算麼,我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因為我也有我的家人,我會像這位太太找自己的兒子一樣,去找我的父母,還有…我的爺爺…”
……